读完《鼠疫》之后,还想继续读加缪的书,找来这本《西西弗神话》。这书以前读过,感觉很难懂。大概这几年增加了哲学和其他五花八门各类书籍的阅读,这次重读,轻松一些,也觉得更能读进去。
希腊神话中西西弗的故事,很多作家解读过,每人读来,各不相同。加缪是从哲学的角度去讲这个故事的。加缪本人虽不是哲学家,但他有很深的哲学素养,高中时就喜欢哲学的他,对哲学家和哲学著作颇有研究。这大概也是导致本书难读的原因,它对读者是有挑战性的,挑战着阅读时哲思的那根弦。
以下为摘抄和随想:
摘: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倘问凭什么来判断这个问题比那个问题紧要,回答是要看问题所引起的行动。
想:记得有一本书叫《学会提问》。我们总是想去追寻问题的答案,有时候提出好的问题比得到答案更重要。而好问题不是单一的,它容易引发出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地问下去,会越来越接近问题的本质。人生值不值得活?几乎每个表面的问题都能到达这个本质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一年的开始,能问自己几个好问题,会不会比写个新年计划更好些?重要的问题会导向行动,那么试试吧,今年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并回答:
1,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中年,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3,你最想把时间用在哪几件事上?
4,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5,你最想做的事是?
摘:学习那些与命运作斗争的榜样,比如普罗米修斯,做个火种播种者,或创造者,因为“创造就是活两回”。
想:创造,这是个好词,也是我喜欢的词。生命只有一次,今天只有一天,多做一些具有创造性的事吧。世上已有这么多知识,这么多艺术,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穷尽一生也学不完,看不完。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让那些沉默的,静止的东西焕发生机。就像尼采说的:重要的不是永恒的生命,而是永恒的活力。要竭尽全力避免生活变成一沟绝望的死水,发挥生命的活力,这需要健康的体魄,足够自己使用的智识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摘:自杀,在某种意义上,像在情节剧里那样,等于自供。就是自供跟不上生活,抑或不理解人生。但也不要在这些类比中走得太远,还是回到日常用语上来吧。那只不过供认“不值得活下去”罢了。生活,自然从来都不是容易的。
想:一直不太明白有些作家为何会自杀,比如太宰治、伍尔芙、川端康成、海子。作家的自杀与普通人的自杀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因为自己喜欢看书,对作家留意得更多一些。那么,他们又是为什么觉得不值得活下去呢?但凭心而论,谁一生中没有过几次想要自杀的念头呢?只是大多数人把这个念头扼杀了,权衡之下,又是什么把我们拉回来,认为生活还是值得过下去的呢,是对自己清醒的认知,还是对未来怀抱的希望?希望这个词,加缪也有不同的理解。
摘:背景某天势必倒塌,起床,有轨电车,办公或打工四小时,吃饭,有轨电车,又是四小时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同一个节奏,循此下去,大部分时间轻易便过。不过有一天,“为什么”的疑问油然而生,于是一切就在这种略带惊讶的百无聊赖中开始了。
想: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人离开安稳做了很久的工作,去做他以前从未做过的事。像《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那样抛弃一切的勇气难以看到。但若是打个对折,不用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也不用抛弃家庭,很多人会去尝试。重复不可怕,再有创造性的工作,做久了,也有很大的重复性在其中。可怕的是在这种重复中,生活很容易被机械化。如果闭上眼睛也能知道今天七点八点九点要干什么,闭着眼睛什么都不想也能靠经验把手头的事顺利做下去,人就容易产生惰性,不去思考的惰性。在维持物质生活的同时,时刻保有精神生活,有时不是为了要学什么,也不是为了显示什么,仅仅是想让思想的弦动起来,不要锈掉。就像网上的一句话:铁饭碗,因为是铁,所以容易生锈。
摘:天天过着没有光彩的生活,时间载着我们走。但是总有一天,必须载着时间走。我们靠未来而生活:“明天”,“以后再说”,“等你有了出息”,“你到了年纪就明白了”。这些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挺可爱的,因为终于涉及死亡了。
想:在中国,死亡几乎是个禁忌话题。很多特殊的日子里不能提到“死”这个字,很多场合也不行。连带着“4”这个数字也跟着遭殃,有些地方,几乎是不遗余力地消除“4”这个数在眼前出现的概率。可是我们殊途同归,所有生命的结局都是死亡,但没有人是为了死亡而活着的。我们活着,正是要证明我们没死。人在每个年龄段所感受到的时间不一样。少年时,总觉得时间无穷无尽,一生那么漫长,好像永远也过不完。青年时开始有了紧迫感,到中年时紧迫感更强,觉得时间不够用。不知在老年人的感觉里,时间又是什么?这样的觉知靠读书无法体验,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明白。
摘:我所知道的,我认为可靠的,我无法否认的,我不能舍弃的,就是重要的。
想:如果时间是宝贵的,那么是不是应该把它用在重要的事情上呢?答案好像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却不一定。比如拖地板,这件事无论如何也排不上上面所说重要的事项中,但是拖地板这件事,每天占用了我多少时间?一共占用了我多少时间?还有洗衣服,还有做饭、洗碗、整理房间,这些琐琐碎碎的事每天占用了我多少时间?是不是这些事把一些重要的事给挤出我的生活了?细思极恐。
2020/02/08~2020/02/10 P116—P180
忘了在哪本书上看还是听哪位朋友说过:若付出足够多的时间,这世上再难读的书也能读下来。时间真是个好东西,我们在一本书上投入的时间越长,这本书越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书”。小王子的玫瑰之所以独特,就因为他在这朵玫瑰上所付出的时间,这些时间令他的玫瑰与世间任何一朵玫瑰都不一样。若把人生细分下去,我们所拥有的,不正是一天一天,一分一秒的时间吗。我把时间用来做什么,决定了我的人生。
此次重读《西西弗神话》,也许并不是我的理解能力,阅读力有了任何长进,更大的可能性是,我以热情和充满耐心的态度拥抱了这本书。慢慢读,细思慢品,不太理解的句子让它在脑子里多停留一会儿,就像肠胃缓慢地消化食物。世间有些风景不适合走马观花,在那儿住一段时间才能领略其魅力,书也一样。
以下为近三天的摘抄和随想:
摘:假如我承认我的自由只在与其有限的命运相关时才有意义,那么我不得不说重要的不是生活得最和睦,而是生活得最充实。
想:和睦是人际关系上的成功,与周围人没有冲突。充实却是活出了自己的一种状态。有时候这两方面是有矛盾的。从家庭到社会,人只要活在众人之间,就得面对他者的期待和自身追求之间的矛盾。还得面对跟着大家一起走还是独自冒险探索荒野的矛盾。这个矛盾有时候会变得尖锐,以至于压倒人的自身意志向大众妥协。在那些生活得最充实的人身上,有时也能看到和睦,那是因为他们是从骨子里温柔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人,矛盾依然存在,彼此却选择了宽容。
摘:促使世人工作和活动的一切都在利用希望。因此,唯一不说谎的思想是一种不结果实的思想。在荒诞世界里,观念的价值或生命的价值是根据不结果实的程度来衡量的。
想:“希望”,“梦想”,“成功”这类的词或许都是我们对自己许下的谎言。能体验的是,只有放下这种词汇在心中造成的重担,忘我地奋斗在当下,这样的时刻才有可能来临。
摘:有些人,生而为活;有些人,生而为爱。人们所说的爱情是用对永恒的幻想装饰起来的。研究激情的所有专家都如此告诉我们,永恒的爱情只有强扭的。
想:“永恒的爱情”又是一个谎言。那些走过金婚的人也都知道,相濡以沫比相忘于江湖,难度何止大千倍万倍。三毛说,爱情只有转化为亲情,才不是沙上的建筑。强扭的瓜不甜,但是,为何我们还要强扭呢?婚姻自有其价值,婚姻对人的影响远远大于爱情。若彼此都愿意,婚姻是人性最好的修练场,真正的神仙眷侣是超越爱情的。我们无法追求永恒的爱情,但可以追求幸福的婚姻,因为这是人力能做到的。
摘:一切荣耀都是昙花一现。在所有荣耀中,最不骗人的是眼见为实的荣耀。
想:这话说得真实在。诺贝尔奖,名动天下,影响全世界。获奖是获奖者的荣耀,也是获奖者祖国的荣耀,这份荣耀的份量当然少不了那份丰厚的奖金。凡是令人心醉神迷的荣耀,也是令人名利双收的荣耀。若没有名利的吸引,追求荣耀者恐怕少之又少。但不为名利而追求的荣耀,才算是真正的荣耀。虽然同样昙花一现,像烟花一样转瞬即逝,可绽放的一刹那光彩,吸引得多少人粉身碎骨。
摘:一个沉默多于说话的人是一个更有价值的人。
想:又想到了《鼠疫》中里厄的母亲,比起话多的人,越来越喜欢沉默的人,特别是沉默的老人。老人的沉默有力量。他们有经验,但是什么也不说,默默地看着这个世界。有时,一个沉默的老人会让人把他视为背景的一部分,就像一堵墙,一棵树,一间房子。沉默给人带来的启示远胜于话语,所以说沉默是金,雄辩是银。喋喋不休地想要表达自己,争先恐后地想要展示自己,这是所有生命未成熟时都会做的事,真正成熟的生命用眼睛和行动说。
2020/02/11~2020/02/15 P181—P192
哲学与小说,这一小节的内容很喜欢,在这十页上停留了很久。以下为摘抄和随想:
摘:创作,就是第二次生命。
想:创作,创造,构建,最近几年好像特别喜欢这类词语,每当他们在书中出现,就会觉得眼前一亮,就像那首歌所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这是因为我自己的人生来到这样一个关卡,想为自己创造一点什么。在不断前行的人生中,我想成为除了女儿、妻子、母亲、姐妹、朋友,之外的另一个自己,虽然这个自己与我所有的身份都无法剥离,与我所有的经历和经验息息相关,但是,如若追寻,那一定是个更有创造性的自己。
摘:艺术作品也是一种构建,大家都知道,伟大的艺术家个个都那么单调。艺术家跟思想家一样,本人介入自己的作品,并在其中成长。
想:莱辛在《金色笔记》的序言中说,作家在写作中成长最多,书的最大受益者是作者。我们一直觉得,书的最大受益者是读者,我们阅读,从书中汲取营养和能量。作品从诞生之日起,虽一直与作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但与作者的人生已分道扬镳,他们各有各的命运。对创作者而言,创作过程就是最大的奖赏,在这个过程中,他已得到作品能够给予他的一切。所以创作者很少回头看自己的作品,因为不需要。就像二十多岁时,一个朋友跟我讨论爱情问题。他问我:如果一个男人与一个特别爱他的女人结婚,但他没那么爱她,他们俩谁更幸福?他觉得那个男人幸福,因为娶到了爱他的人,必会全心全意待他;而我觉得那个女人更幸福,理由很简单,每天可以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啊!在情感中体验幸福,首先得全身心投入这份情感,若是有半点的牵强,或仅仅感动于对方的付出,幸福二字恐怕也是假象。
摘:真正的艺术作品总是合乎人的尺度,基本上是“话到嘴边留三分”的作品。当作品硬是要把全部经验给予花边解释文学时,这种联系就不好了。当作品只是从经验中打造出来的一小块,只是钻石的一个小侧面,而钻石内聚的光芒无边无垠,那这种联系就好了。在第一种情况下,负荷过重,追求永恒。在第二种情况下,作品硕果累累,因为经验虽然整个儿被撇下不谈,人们却猜得出经验的丰富。
想:记得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提到过“轻”和“重”的概念。我没怎么理解他说的轻和重,但这个概念常引我遐想,在读别的书时,这个概念时不时地会冒出来。话到嘴边留三分,不是容易做到的事,人在太年轻时几乎做不到。思想若不成熟,就总是想展现全部的自己,以求得理解和共鸣。人唯有正视、接纳自己的孤独,才不会过于在人群中表现自己。好的艺术作品,作者不仅接纳了自己的孤独,也接纳了全人类共有的孤独命运,作品中的人或物,该怎样,就怎样,不解释更多,也不承载更多。《红楼梦》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喜欢,解读,便在这话到嘴边留三分的魅力吧。这样的作品,不仅是可读的作品,也是可思可想的作品,难度在于,作者了解哪些可写,哪些不可写,哪些该展现,哪些该留在自己心中。
摘:伟大的艺术家首先是个非常懂得生活的人,包括懂得活在世上既是体验又是思考。
想:活在世上是体验不难理解,是思考可能常被忽略,不过体验又何尝不是一种思考?鲁迅懂得怼,天下就没有他不敢怼的人;沈从文很会玩,小时候逃学提前进入街头巷尾体验人间百态,实习得很成功,成年后循记忆写出来依然鲜活灵动;汪曾褀懂得吃,随随便便一道家常菜可以把读者勾引得口水三千丈;纳博科夫迷恋蝴蝶的美,他的作品也像他喜欢的蝴蝶,轻盈美丽,惊艳人间。这些体验造就了艺术家的个性,也体现在他们作品的风格中。生活,既是体验,又是思考,先得有好的体验。
摘:伟大的小说家是哲学小说家,就是说主题小说家的对立面。诸如巴尔扎克、萨德、麦尔维尔、司汤达、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马尔罗、卡夫卡……他们就是如此。
想:伟大的小说,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难以忘记的阅读体验,还有久久回荡于心中的启示感。像是一篇“启示录”,它总是会揭示一些我们隐约能感觉到却说不出来,总结不出来的道理。这个启示通过情节,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传递给读者,每个人的启示或许不一样,但总会有。这一串小说家名单中,萨德和马尔罗两人不了解,既然加缪大师亲自种草,就拔了吧。
2020/02/16~2020/02/18 P193—P247
依旧有很多读不太懂的地方,比起两年前初读,已经好了不少。在另一个共读群中天鹅说,不妨注意那些闪着星光的地方,暂时忽略亮着警灯的地方。这本书中,闪着星光的地方不少,希望读到最后一个字时,这些小星星能连成一片,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繁星满天的感觉。以下为摘抄和随想:
摘:人们习惯得非常之快。为生活得快乐而想挣钱,一生的全部努力和最好的东西都集中起来去赚钱。幸福被遗忘了,手段被当作目的了。同样,征服者的全部努力会偏向野心,而野心只是一条小道,通向一种更豪华的生活。
想:比起失去金钱,我渐渐地更不希望失去时间。从来就不是个很会赚钱的人,好在,也不是很会花钱,因为花钱,也是很费时间的一件事。我总觉得,生活加诸在我们身上的赚钱压力与实际所需是不相符的,何以致此呢?拼命赚钱,换来高价的房子车子衣食住行和一点点的闲暇。但是幸福,需要闲暇的时间,需要更多我们与自己相处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不仅幸福,文化或艺术,人的精神生活,都是需要时间的。这世间我最佩服一种人,他们把为赚钱而奋斗的时间与自己的幸福结合起来,这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去赚钱才能做到。
摘: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人公一个个自审生命的意义。正是在这点上,他们是现代的,因为他们不怕当笑柄。
想:很多年前在广州,参加过一个社团。当时我是社团中年龄偏小的。每次聚会,听着大哥哥大姐姐们聊人生,聊生活,觉得他们一个个都说得好有道理。临到我了,总是不敢说,生怕说得不好,惹人笑话。一个男生跟我说了一句:不要怕出丑,丑出尽了,剩下的就都是美。十几年了,这句话一直记到现在。怕当笑柄,怕出丑,本质上还是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因为若是不掩饰,真实的东西总会有美丑两面。如今不会了,对一个已经全然接受了自己的人来说,美的丑的,好的坏的,过去的未来的,那都是我。
摘:我意识到,希望不可能永远被回避,而有可能纠缠那些想摆脱希望的人们。
想:想起鲁迅的名句,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如这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世间最想摆脱希望的人,加缪在书中谈了很多,便是自杀的人。一个人到了想要结束生命的境地,此前必定与希望进行过长久的痛苦的斗争,最终希望败给了绝望,所有希望都破灭,所有的光沉入黑暗,纠缠也就不存在了。乐观的人不会,因为人的希望不是从自己身上生出来的。我们一出生,便被寄予延续生命的希望,甚至会被长辈寄予继承某种精神的希望。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希望的来源,人与自然,与他人的关系,又巩固了生的希望。好想爱这个世界啊!做到却不容易,唯其不易,更值得努力去做。
摘:一种深刻的思想是不断成长的,结合生活经验,并在其中形成。一个人独有的创造,是在以相继而繁多的面貌出现的作品中得以加强的。一些作品补充、修正或校正另一些作品,也辩驳另一些作品。
想:最近同时在看另一本哲学书《有限和无限的游戏》,一开始我以为那本书比这本书好懂,待到大家想深入讨论,却发现那本比这本更令人头晕。但是两本书中有很多相通之处。创造可能是独特的,一个人的成长却不可避免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从原生家庭到求学之路,从工作朋友到书籍旅行。每时每刻,人的思想都是变化的。最能体现思想结晶的就是作品。从一个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过去和现在,甚至未来的走向。有些作品看似观点相左,风马牛不相及,从整体来看,彼此却是对方最好的补充,如同左耳和右耳。
摘:创作要求天天努力,自我控制,准确估量真实的界限,有分有寸,有气有力。这样的创作构成一种苦行。这一切都为“无为”,都为翻来覆去和原地踏步。也许伟大的作品本身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在于要求人经得起考验,在于给人提供机会去战胜自己的幽灵和更接近一点赤裸裸的现实。
想:这段话值得背下来,刻进记忆。从努力,控制,界限,分寸,气力这些方面来看,西西弗推着巨石上山,也属于一种创作。这种没有结果又毫无指望的劳动固然是可怕的惩罚,但是如加缪所说,下山时,他有时是痛苦的,有时是快乐的。西西弗是有意识的,每走一步都没有成功的希望,周而复始,没有尽头,这是苦难的命运,也是荒诞的。无为而为。
摘:卡夫卡的全部艺术在于迫使读者一读再读。其作品的结局,抑或缺乏结局,都意味着言犹未尽,而这些弦外之音又含糊不清,为了显得有根有据,就要求把故事从新的角度重读几遍。
想:不止卡夫卡的作品,卡尔维诺的也是如此。《看不见的城市》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就像游览一处胜地,本以为这个地方够惊奇了,拐个弯却发现前面还有惊奇处,待所有地方游览回来,原来去过的地方却又变成了新的。还有博尔赫斯那些奇妙的短篇小说,仿佛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任何时候都可以结束,任何地方都能停顿。他们写,不是让人读完,而是让人读,让人可以处在反复阅读的状态中。中国文学,目前只有《红楼梦》能做到这个。
2020/02/19~2020/03/01 P248~P502
离上次写这本书的阅读日记过去了12天,这12天里,有两个小插曲。一是在天鹅的带领下共读《有限和无限的游戏》,这本小书是个大坑,读了两天就被拉到坑底出不来了,西西弗便被悬挂起来;二是读完游戏后接到本地杂志一个编辑的约稿,花了四天时间努力凑了八千字给他。正儿八经回到西西弗,还是昨天的事,于是昨天一天,就扑在这本书上了,那种沉入书中的美好感觉,再度回来。
以下为摘抄和随想:
摘:把人贬抑为试验物,确定权力意志和物体人之间关系的规则,建立这种伤天害理的试验所需的封闭场所,等等,都将成为权力理论家们重新安排的课程,倘若他们硬要策划奴隶们的时代。
想:这一段让我想到了电影《狗镇》,还有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高校女大学生被男友精神控制至绝望自杀的事,网络上隔三岔五就会有这样的新闻。人类的劣根性之一就是喜欢奴役人,权力好一点的时候会披着漂亮的外衣,令被奴役者感觉不到奴役,一旦恶起来,会变成杀人不见血的刀。所谓民主、和平、平等、尊重,很多美好的词汇,只能等待我们努力去接近,可是只要一个人站在权力巅峰,拖住全人类的后腿,就会把我们拽回无底深渊。
摘:他人即镜子。而镜子很快就模糊不清了,确实如此,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注意力必须不断被唤醒,接受挑衅的考验。
想:关于唤醒注意力,家里只要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但凡父母要花点时间督促孩子学习写作业,个中滋味一定体会得相当深,那感觉,酸爽无比。照镜子,看到自己的形体,自己的脸,看别人,观察,最后看到的也是自己。但是很有可能,所看到的都是洋葱最外面的一层表皮。相貌、身材、穿着,再多一点,表情、职业、个性。缺乏专注的看就只是看,看一千人与看一个人无甚分别,千人一面约莫是这么来的。怎样才能看见呢?比如奈保尔看米格尔街,在外人看来那就是贫民窟的一条街道,里面生活着一群穷光蛋,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勉强度日。奈保尔不是这样看的,这条街道与世间千万条街道一样丰富似万花筒。有想做医生最终却做了清洁工的梦想破灭者;有为爱痴狂甘愿放弃城里优越生活跟着流浪汉的漂亮女人;有沉浸在往昔回忆,想把悲伤熬成诗的诗人;有不务实际做各种各样奇形怪状家具的木匠;有口才一流人缘不差但热衷行骗的大忽悠……
专注才能看见。视线之内的世界和真正看见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当看见一样东西或一个人的独特之处,心灵容易被触动。那些傻傻的像触电,被震撼,面对群山突然忍不住泪流满面。这类傻气的举动都是珍贵的。
摘:法则的绝对统治不是自由,但绝对不受约束也不是自由。所有可能的事情加在一起都产生不了自由,但被奴役状态却是不可能的事了。秩序混乱本身也是一种奴役。惟有在可能的事情和不可能的事情同时得以确定才有自由。没有法则就没有自由。
想:有一本畅销书叫自由在高处?这个高是什么的高呢?近几年很流行的说法是越自律越自由,这个说法我认可。自律,是自己给自己建立规则,最有效的约束是自我的约束,外界的约束,稍有抗拒,便会想要逃离。有一种错觉,被统治者不自由,统治者是自由的;被奴役的不自由,奴役别人者是自由的。但实际上,两者都不自由。皇帝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若问他是否自由,他可能要苦笑着说,还不如一个农民呢。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是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这三者若能统一,便是我向往的自由。
摘:每个个体都与每个宇宙生灵协调配合,不管我们知情与否,不管我们愿意与否。
想:游戏那本书中说,一个人不成其为人,没有群体,便没有自我。我们并不是作为我们本身与他人有关系,相反,我们是与他人有关系的我们。从出生开始,每个人便受着无数人的影响,父母亲人,朋友老师,看过的书的作者,故事中的人,电影电视中的演员,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擦身而过的陌生人的一瞥。所以即便是修行人,独善其身的隐居者,他也不是一个人在生活。在他身上,带着他过去的经验,这些经验,与千千万万生灵有关系。想到这一点,便觉得善待一切生灵不是人类对世界的恩慧,而是在世界面前唤醒了自己的良心。
摘:“不必祈祷,感恩吧!”于是大地遍布人神。向世界说“是”,反复说“是”,这既是重新创造世界,也是重新创造自己,就这样变成伟大的艺术家,就脱胎换骨成创造者。
想:这段话是尼采说的。尼采真是伟大,相对于他的时代而言。他是孤独的探索者,在把自己逼到精神崩溃的边缘玩着危险的游戏,最终真的精神崩溃,疯了。人生如果是真实的,那就是人生,没有什么白历史黑历史之分。向世界说“是”,我还没有学会,这个世界上还有我看不明白,看不真切,不愿接受的东西。我只学会了向自己说“是”。
摘:价值的蜕变仅仅在于以创造者的价值来替代审判官的价值,即尊重和热爱现存的一切。
想:
创造者的价值:这事发生了,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让事情变得更好?
审判官的价值:他妈的abcdefg一帮蠢货把事情搞成这样,统统都应该抓起来!
摘:尼采说,人类每当把目标定得十分宏大,就会运用别的措施,比如不再把罪行判为罪行,哪怕所使用犯罪的手段可怕得骇人听闻。
想:这两天新闻里天天看到叙利亚和土耳其打仗。可有个什么好打的呢?非打不可吗?不把罪行视为罪行最宏大的目标莫过于战争。多少战争顶着“圣战”的光环,真不知杀人究竟神圣在何处。
摘:尼采预见:现代社会主义企图创造一种世俗耶稣会教义,企图把所有人都变成工具,更有甚者,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就是福利……之后便走向一种闻所未闻的精神奴役……精神专制在商人和贤者一切活动之上翱翔。
想:尼采真是太牛了,一百多年前就已经预见到我们今天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只要看看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大军,就知道福利是现代人多么强烈的追求,更不用说那些高福利国家。
读后总结:
历时一个月,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比起两年前的初读,这次进步是:未跳一字,读得进去,思考能渐渐与书中文字融合。还是有一半的内容读不懂。没关系,悬挂起来留待下次吧。加缪,再见,我还会回来。
再次把自己摘抄的几页读书笔记看了一遍,那是书中最击中我的段落。这本书,大概讲了两个问题:一,人生值不值得活?二,怎样活才算是值得?
我喜欢疑问,疑问导向未知的各种可能性,一旦给出一个确切答案,问题终结了,可能性也就结束了。关于人生的问题,生活的本质问题,从来就没有唯一答案,也没有固定答案。每个人的价值观会随成长而发生改变,观念在不断更新,就像我们身上的细胞。老去最可怕的不是时间的流逝,而是不愿意再接受新的事物吧。
哲学可以给我带来什么呢?我期待的是思想的自由。想不明白的事情能想明白,想不通的问题想通了,这是目前读哲学书最大的收获。做一个自由的思考者,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还需要非同一般的孤独。这两点,我自身和环境都不够,我得为自己创造这样的环境,锻炼出耐心来。
小草在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