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没有登陆微信公众号。一开始是因为疫情,把自己封锁在乡间50多天。前几天回到家后忙着整理、打扫,陪着孩子上网课,处理其他各项杂事。
发现有太多过去需要告别了。很多东西,当时存着,以为有用,事过境迁很久,发现不仅没用还占地方。清理了邮箱,家里还需要大大地清理一次。还有心里积下的杂尘,也需要好好打扫。还做不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么就时时勤拂拭吧。
有什么东西在悄悄地改变。有些东西更明确了,也有些东西更能放下了。生活在一点一点向前,我不希望重复自己。宅家期间日子过得极简单,行动的范围大大缩小,情绪会随着每日的新闻起起伏伏。艰难的日子总会过去,春天来了。回顾用手机便签记的一点日记,看了一些不错的书和电影,梳理一下这段时间的精神生活。
阅 读
《鼠疫》
读这本书正是疫情最肆虐之时,当时大概全国人民每天看着新闻都感到痛苦。原本欢乐的春节被忧郁的心情笼罩,我们需要救赎。真的直面病毒对人的残酷,会读到流泪,读到颤抖。当时一边读《鼠疫》,一边关注现实中处在风暴中心的武汉。我的故乡惨遭蹂躏,我却只能在心里默默为她祝福。好在一切都慢慢好起来了,灾难面前,空前团结。
《有限和无限的游戏》
庆幸读到这本书。共读之前自己看了大半本,回头又与大家一起讨论,每日一章地重读。领读在我眼中,就是在玩无限游戏。他做的事,他读书和生活的方式。我脑子里曾经有类似书中观念的模糊感觉,但是我没有办法像作者这样明确说出来。这中间的距离,若无人帮助,仅靠自己去悟,说不定要花个十年八年的。这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哲学书。
《西西弗神话》
又一本喜欢的哲学书。加缪在我被困家中的那段日子给了我内心很大力量。当年,很多人感到于许三多那一句: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生命的意义,是个很大的哲学问题,每个人都会面对这个问题。当年看来无感,如今却是感慨良多,我大概是老了。
《恶棍列传》
博尔赫斯的第一本小说,算得上他最容易读懂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写好人不去颂扬,写恶人不去抨击,是很难的。这需要作者真的抽离出来,否则,一不小心,笔下就变成了对恶棍的义愤填膺。
《沙之书》
目前为止,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博尔赫斯作品。他的全集我只看了一半,全集中的第一辑,第二辑也打算入手了。这一本中的短篇每一篇都喜欢。发现他的思想与无限的游戏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
《小径分岔的花园》
超级烧脑的小说,最喜欢与书同名的这一篇。每一次读总能给我带来惊奇。
《海边的卡夫卡》
目前正在读的小说。因为这本书,对村上春树的好感度增加了一点。他写得足够真诚,可有些时候刻意的痕迹也相当明显。日本人是不是都喜欢异次元的东西?这与博尔赫斯想象的宇宙又不同,村上会在不同空间切换,博尔赫斯完全没有这个切换的动作,他笔下的时空全都是连通的。不同的感觉,同样不错的阅读体验。
影 视
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地球七大洲上动物的生存状态。通过动物生存,看得出人类对别的物种和对地球的态度。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的可爱之处。狮子只在饥饿时追赶牛羊,当它吃饱了,它们可以一起愉快地散步。
纪录片《数学的故事》
跟数学家一起循着历史看看从古至今数学的发展。我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呢?是不是因为它难,挑战我的智商,而我的思维却想偷懒呢?这很有可能是我小时候不喜欢数学的原因。看了这个纪录片,并没有更喜欢数学一些,但意识到了数学对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纪录片《寻找小糖人》
看了两遍,写了两篇观后感。现实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真实人生。罗德里格斯,既是歌手,又是建筑工人,也是一个自由思想者。他面对人生大起大落时那种平静,无论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地方,虽害羞却不卑不亢的态度,令人欣赏。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
诗人余秀华的生活实拍。我从不叫她脑瘫诗人,虽然脑瘫是她这一辈子都去不掉的残疾,也是困住她身体的一道枷锁,但是有没有这个,她都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因为残疾,她19岁就被安排在不幸的婚姻内,生活艰难,精神孤独,直到诗歌给了她翅膀,带她挣脱一切束缚,给了她自由。写诗是需要极高天分的,她很幸运地拥有这个天分,但愿看到她更多的好诗。也希望看到她获得尘世的幸福。
电视剧《庆余年》
冲着演员阵容去的,片头片尾曲也不错。一开始以为这是个从现代穿越回古代的故事,后来竟然是穿越到未来。这又让我想到了博尔赫斯的一句话,在什么情况下一部书才能成为无限。那就是循环不已、周而复始。人类的未来有没有可能回到某个过去?有可能的吧。
电影《布鲁克林》
小城镇和大城市的pk中,最要命的不是地方狭小、生活不便或资源的缺失。而是像村上借书中人说的,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这些才是真正可怕的东西。然而小城镇中的绝大多数人,对这一切习以为常,适应了这个环境后,他们不会为这些感到痛苦。但总有一些人,就像电影中的女主角,会被这些东西刺痛内心,对这些可怕的东西无法忍受,继而选择离开这个环境。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
记住了两句台词,“心很脆弱,要常哄它。”“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找上门。”电影名字和海报极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个逗人笑的喜剧片,其实不是。影片中确实有喜剧因素,不过看完以后,我更多的是思考而不是笑。怎样的教育才能造就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有时学生比老师更了解这一点。学生学习时是被动接受,被灌输,还是充满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他们自己最清楚,他们也明白这一切的后果。然而学习的目的时常被误导,找个好工作,拿到名牌大学毕业生的荣耀,在社会上谋求一个受人尊敬的地位。但他们心里也清楚,真正学到手学到心里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特别是当这份力量被充分发挥出来。
电影《狗镇》
震撼人心的舞台剧电影。极简的场景,三个多小时,人性善恶交锋的一部电影。狭路相逢,善良的人总是斗不过邪恶的人。因为善良的人有底线,很多事是他们不会做的,而邪恶的人没有底线,他们为所欲为,只要自己觉得对,只要自己高兴。但是恶意就像病毒,同样会侵入善良人的心中。一个善良的人,在别人恶意的对待下,在经受非人的折磨下,她心中的恶意会被激发出来。戏中主角特雷莎直到最后被父亲解救还在替伤害她的人开脱,她认为,他们的举动是事出有因的。但是她也感觉到,即使她的原谅也拯救不了他们,狗镇上的人是一群无可救药的人。她杀死了他们,这个小镇最后只剩下一只狗。
电影《托斯卡纳艳阳下》
几年前看过这本书,还有作者的另一本《美丽的托斯卡纳》。人在困境中被远方救赎的故事。有点老生常谈,但风景真的很美。
电影《万箭穿心》
方方小说改编的电影。看哭了。李宝莉这样的女性现实中看到太多。她们好强,脾气暴躁,生命力坚韧。嘴巴利害,往往在不自知中言语伤害了别人,特别是自己的家人。但其实她们内心是善良的,做事有自己的原则,有怜贫惜弱的侠义之心。肩膀虽柔弱,却扛得起生活的苦难。然而她们一辈子不知道的是,害她们受最大苦难的,往往是她们的嘴,是她们在言语上的犀利和放肆。
惊 奇
宅在家里的有一天中午,在桂花树下和妈妈打电话。抬头一看,枝叶间有许多灰色小点点,像一个个缩小了的扁豆。仔细看,那些小点点是去年秋天开过桂花的地方。原来桂花树是有种子的啊!我睁大双眼,第一次发现这个新大陆。
一直喜欢桂花,小时候外婆把我带大,她家门前那棵巨大的桂花树是我童年的乐园。可是喜欢了这么多年,我竟然不知道桂花树结种子。也许我从没在寒冬时节这么仔细地看过她。一年四季叶子平凡地绿着,只在中秋前后开花时才会引人走不动脚。她是因香味被人们记住的树,但是种子也是她的一部分。没有此时的种子,何来大半年后香气袭人的花朵。
若在那天之前,有人问我:桂花树有种子吗?我肯定会说没有,且以为自己完全正确。这世间不知有多少像桂花树的种子一样被我忽略掉而我以为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那个瞬间是我感受到的一个小小的惊奇。这些天我时常会想起那些小种子,她提醒我,不要看到一样东西却对它视而不见,学会“看见”出现在视线之内的事物。
小草在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