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abulika.cn/wp-content/themes/dux7.1/img/thumbnail.png)
读史札记‖清华“守财奴”梅贻琦
清华“守财奴”梅贻琦 史飞翔 梅贻琦一生服务清华长达47年,其中担任校长31年,在两岸清华人的心目中,他是当之无愧的“终身校长”、“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在谈到自己当校长的心得时说:“为政不在言多,顾力行如何耳。” 梅贻琦在执掌清华期间始终坚...
清华“守财奴”梅贻琦 史飞翔 梅贻琦一生服务清华长达47年,其中担任校长31年,在两岸清华人的心目中,他是当之无愧的“终身校长”、“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在谈到自己当校长的心得时说:“为政不在言多,顾力行如何耳。” 梅贻琦在执掌清华期间始终坚...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 史飞翔 “医者父母心”。明代裴一中在《言医》中写道:“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中医界有一个广为流传、尽人皆知的提法“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关于这句话的出处由来一直是说法不一,颇有争...
于省吾:书不读秦汉以下,志常在名利之间 史飞翔 于省吾(1896—1984),字思泊,号双剑誃主人、泽螺居士、夙兴叟,辽宁海城人。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古籍整理专家。 于省吾先生1896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海城河中游南岸中央堡村一...
陈布雷:士可杀不可辱 史飞翔 1948年11月,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的前夕,蒋介石的“文胆”、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的陈布雷在卧室服安眠药自杀。同年12月11日,《观察》杂志第5卷第16期刊文《大局外驰内张》认为,陈布雷以“停止戡乱,放弃...
胡适:20世纪最能“以道抗势”的人 史飞翔 1961年6月10日,星期六,晚上。胡适的秘书王志维在福州街陪胡适喝酒。胡适忽然说:“当你有一天看不见我的时候,请到我卧室去。卧室里有一个铁柜,柜里放了一个小皮箱,里边有我的遗嘱。我的遗嘱早已立好...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史飞翔 裘法祖教授是我国外科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他的“裘氏刀法”出神入化,“不多开一刀,不少缝一针”,“他要划破两张纸,下面的第三张纸一定完好无损”。裘法祖被同行誉为是中国外科的一把“宝刀”,然而裘法祖...
罗家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清华校长 史飞翔 现代中国,大学校长可谓多矣。但以一身先后担任清华、中山及中央大学三所校长,且皆有建树,那就只有罗家伦了。 罗家伦(1897~1969),现代教育家。字志希,浙江绍兴人。早年求学于复旦公学和北京大...
清静为天下正 史飞翔 老子《道德经》云:“清静为天下正”、“致虚极、守静笃”、“清静无为”、“致虚守静”;庄子说,“恬以养志”;诸葛孔明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澹泊无以明志”。这些均是智者之言。 “静夜悟道”、“静中...
张子宜:民国陕西慈善第一人 史飞翔 张子宜(1880年-1964年),原名张典尧,字子宜,以字行世。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陕西省兴平县南位镇一农民家庭。张子宜幼时聪颖,常得私塾老师的夸奖。十五岁时父亲去世,遂辍学在家。后经亲友介绍到县...
范紫东与《三滴血》 史飞翔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这句妇幼皆知、家喻户晓的秦腔唱段,出自有“东方莎翁”之美誉的剧作家范紫东先生创作的经典秦腔剧目《三滴血》。 《三滴血》是范紫东先生的代表作,写于1918年,距今已整整一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