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 -经典诗词英译-中英双语赏析
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1]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2], 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 满江天[3]。 欲去又还不去, 明日落花飞絮[4]。 飞絮送行舟, 水东流。 注释: [1]柳子玉:柳瑾的字。柳瑾,苏轼的亲戚,其子仲远为苏轼亲堂妹婿。 ...
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1]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2], 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 满江天[3]。 欲去又还不去, 明日落花飞絮[4]。 飞絮送行舟, 水东流。 注释: [1]柳子玉:柳瑾的字。柳瑾,苏轼的亲戚,其子仲远为苏轼亲堂妹婿。 ...
《鹊桥仙·七夕》是宋代词人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上阕写七夕之事,紧贴词牌之意,为友人离别之愁思开怀。下阕则借晋人遇仙的典故表达与友人聚会的快乐和离别的感慨。 全词格调上用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起来清晰明快,韵味十足。 鹊桥仙 七夕送陈令举...
《南乡子·送述古》是北宋文学家、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送别之作,清新中有深意,自然中寓浓情。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下片则述归来怀念之情。友人既已远逝,回家的路上晚...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登临远望之所观所感,通过对所观景象的描写,表达自己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无可奈何。下片借登高宴饮来抒发自己达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词使用用戏谑...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作者与伯固同游庐山的所见所感,下片另起一意,写对伯固的勉励。这首词中以雄健的笔调,营造出纯真爽朗、境界阔大、气度昂扬的词境,抒写了作者的浩逸襟怀。 归朝欢 和苏坚伯固[1] 苏轼...
《满庭芳·归去来兮》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首词用散文式的句子和俚俗的语言,真切的表现了作者对黄州的依恋之情。上片抒写对蜀中故里的思念和对黄州邻里父老的惜别之情,下片进一步将宦途失意之怀与留恋黄州之意对写,突出了作者达观豪放的性格。这首词...
《浣溪沙·咏橘》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者借咏橘之题材以抒发自己清新高洁之性情。上片借写菊与荷经受不住寒霜的摧残,写出橘树耐寒的品性和它在屋前屋后生长的繁盛景况。下片写出品尝新橘的情状和橘果的清香,一个‘“惊”字,一个“怯”字,用得...
《洞仙歌·江南腊尽》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于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苏轼被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饱含感情的笔调,借娜娜多姿、落寞失时的垂柳,流露了作者对姿丽...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全词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实写己方观梅.梅之清幽高寒从寒雀集枝、争看花朵传出。下片虚写对方观梅,梅之高格雅韵从雅士留连、诗酒风流传出。全词不施刻画,离形取神,虚实结合。读来饶有余味。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