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清平乐 忆吴江赏木樨》 -经典诗词英译-中英双语赏析
清平乐 忆吴江[1]赏木樨[2] 辛弃疾 少年痛饮, 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团高树影, 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 人间直恁[3]芬芳。 怕是秋天风露, 染教世界都香。 注释: [1]吴江:太湖的支流,也叫松江,俗名苏州河。在今江苏省苏州...
清平乐 忆吴江[1]赏木樨[2] 辛弃疾 少年痛饮, 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团高树影, 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 人间直恁[3]芬芳。 怕是秋天风露, 染教世界都香。 注释: [1]吴江:太湖的支流,也叫松江,俗名苏州河。在今江苏省苏州...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盛赞桂花,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全词自始至终都像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风格独特,笔法巧妙,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上片咏梅,下片写赏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赏梅的矛盾心态。全词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思致巧成,使红梅的形神美和女词人的情意美融为一体,堪称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
《六丑·蔷薇谢后作》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词作。这首词描写游子思念佳人,以美人喻鲜花,用爱的柔笔抒发自己的迟暮之感,使花园的寂寞与人世的幽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词人惜花伤春的同时,也在自怜自伤。“惜花”更“惜人”。上片抒写春归花谢之景象;下片着意...
《水龙吟·梨花》是宋代文学家、音乐家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咏物词。此词咏梨花,词人罗致了许多梨花故事,塑造了梨花无人可比的精神风致。全词以秾艳著称,但笔力矫健,袭古弥新,词境恢宏阔大,堪称咏花佳作。 水龙吟 梨花 周邦彦 素肌应怯余寒[1], 艳...
《花犯·梅花》是宋代文学家、音乐家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咏梅词。这首词借咏梅花,抒发作者自己萍踪无定、离合无常的慨叹。上片从眼前写起,梅花盛开,风情如旧,忆及去年独赏雪中素梅的雅兴。下片仍从今年写起,人将远行,梅花亦似惜别而坠落;待到梅子熟时,自...
踏莎行 荷花 贺铸 杨柳回塘, 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 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 行云带雨。 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东风, 无端却被秋风误。 Treading on Grass To Lotus He Zh...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词作。此词系作者被贬后所写,词以咏梅为中心,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
《品令·茶词》是北宋词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词。该词把作者当时日常生活中心里虽有而言下所无的感受情趣表达得新鲜具体,既表现出作者对茶的喜爱之情,又蕴染着他一腔念旧怀远的沧桑之感,巧妙贴切,耐人品味。 品令 茶词 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 恨[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