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咏史诗深沉隽永,自出机杼,有许多名篇。其中《北齐二首》中的第一首就被世人广为传唱: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这首诗中的“小怜”指的是南北朝时北齐有名的美女冯小怜。
提及冯小怜,不得不说一下北齐的第五位皇帝高纬。高纬是武成帝高湛的次子。据史载,他年幼的时候还是蛮不错的,“令善”,也就是美好善良,而且喜爱文学。但一旦做了皇帝,各种荒诞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任用奸佞,甚至给乳母封官,搞得贿赂公行,官职泛滥,政事朽坏;诛杀兰陵王高长恭、丞相斛律光等人,自毁长城,倒行逆施,丧失人心;大兴土木,玩乐享受,奢侈浪费,荒淫无度,就连马也被封官,鸡也被授爵,以至于诞生了一个“齐鸡开府”的典故。
这个人性格有着极大的缺陷,史书上说他“言语涩讷,无志度,不喜见朝士”,也就是说话迟钝,既没志向,也没气度,连朝廷大臣都不愿意接见,别人多看他几眼,他就大发雷霆,哪怕是三公级别的官吏向他汇报事情的时候,也是低着头不敢看他,草草汇报、走走过场了事。而他却把希望寄托在巫觋祈祷这些迷信上,凡是遇到什么灾变,便以这种手段来祈求上苍。在他的统治之下,北齐很快地走向了没落。
从高纬的各种表现来看,他的精神似乎不太正常。比如,他专门建设了一个贫穷的村庄,自己穿着破衣服装扮成乞丐住在里面;他经常从晋阳到东面去巡幸,回来的时候,往往是独自骑一匹马,坦着胸部,披头散发,给人一种极为怪异的观感。
他有个弟弟叫高绰,同样非常残暴,他最爱干的事情就是让人裸露着身子蹲在地上,然后放狗去咬。后来两兄弟见面后,高纬问他在定州任上做什么事情最快乐。高绰说:“把蝎子和蛆混在一起,观看它们互咬最快乐。”高纬马上派人去搜寻蝎子,第二天早晨获得了两三升,他就让人把蝎子放到一个大盆里,还创造性地把一个人捆绑住扔了进去,看着那个人被咬得不断挣扎,不断哭喊,他竟然还大喜,转身埋怨高绰说:“这么快乐的事,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啊?”我们从这个人身上,看到的是他的昏聩,他的怯懦,他的喜怒无常,他的行为怪诞,他的是非不辨,他的超出常格。最终,北周武帝宇文邕伐齐时,他被俘虏,公元577年,以谋反的罪名被杀。
而冯小怜,就是这么一个荒诞不经的皇帝的妃子。据《北史》记载,冯小怜本来是高纬的皇后穆邪利的婢女,穆邪利失宠后,在有一年的五月五日把冯小怜献给了高纬,并且给冯小怜起了个“续命”的名字。之所以起这么个名字,与进献冯小怜的五月五日端午节息息相关。端午节又叫“续命节”,据《风俗通》说:“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也就是说传说五月五日会有恶鬼索命,戴一些佩饰,就是为了“续命”。冯小怜很聪慧,擅长弹琵琶,唱歌跳舞,高纬是一见倾心,与她形影不离,“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把她爱到了骨子里,“愿得生死一处”。依高纬极端的性格,对冯小怜那是有求必应。她初受宠爱的时候,高纬安排她住在曹昭仪曾经住过的隆基堂中,她颇为嫌弃,就下令让人把地面换了一遍。从这一件小事上,完全可以看到冯小怜有着恃宠而骄、任性自我、不顾大局的一面。这一面,越到后来,随着地位的稳固表现得越为突出。
北齐武平七年(576年)十月,北周军队围攻平阳,当时高纬正在三堆打猎,晋州那边骑着快马来报信告急的人从早晨到中午多次到来,一看情况已经非常紧急了,而深受高纬信任的佞幸小人右丞相高阿那肱居然说:“皇帝正玩得高兴,边境小小的一场交兵,这是极为平常的事情,哪里用得着急急忙忙地禀告给他呢?”一直到当天黄昏,使者带来了平阳被攻陷的消息,这才汇报给了高纬,高纬决定放弃打猎马上回去,这个时候的冯小怜就表现出她幼稚甚至愚蠢的一面,她竟然要求高纬“更杀一围”,也就是再围杀一次再回去。这就是典型的不识时务了,哪怕你对军国大事不关心,也应该知道一座极为重要的城池被攻破意味着什么,但她只因为还没有玩尽兴,就提出了这种请求,可谓荒唐之极。而同样荒唐的高纬不忍败了这个宠妃的兴致,也答应了。司马光在论到由隋归唐的裴矩时有一个观点:“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表动影随”,柱子的影子是跟着柱子走的,冯小怜之所以能如此,关键还是在于高纬这个“表”不正。
这种悲哀得令人可笑的事情还有发生。同样是这一年,高纬到了晋州,而晋州已经被北周军队攻陷了。当时对方立足未稳,北齐军队也颇有气势,挖地道来攻打,城墙坍塌了十多步长,将士们奋勇呐喊着将要攻入时,高纬那不时呈现的“神经错乱”又发作了,他竟然把战争当作是一种游戏,命令将士暂时不要进入,而召令冯小怜一起来观看。冯小怜当时正在梳妆打扮,没有立即前来。等到她到来后,北周军队已经用木头把城墙倒塌的部分堵塞住了,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机会失去,大概还加上士气“一鼓作气,再而衰”的原因,晋州最终没有夺回来。
从种种记载来看,高纬对冯小怜的宠爱都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宠爱倘若从一个不太正常的人的心理出发来看,很可能是一种深度的迷恋,这种迷恋能让他在极度不自信、极度脆弱的情况下得到一种安全感。所以,冯小怜有什么要求,他会力所能及地满足;而在满足她的过程中,甚至隐约有一丝讨好的意味。
比如,他们到了晋州后,听说晋州城的西边有一处圣人的足迹,冯小怜就先去看看。而当时的形势却是本来属于北齐的晋州都被北周攻占了,冯小怜居然还提出这样的荒谬的想法。高纬呢?不但没有任何意见,而且还生怕晋州北周军队的箭射到桥上,就下令把攻城用的木头挪来在远处造一座桥,甚至因为负责造桥的官员速度慢了一些,他还予以了惩罚。他还称颂冯小怜有功劳,要把她立为左皇后,就在战场上下令让人去取皇后的服饰,而他则与冯小怜骑在马上观看战斗情况,双方交战过程中,东边只是稍微退却了一下,冯小怜就惊惶失措地喊道:“军队失败了。”于是高纬就带着冯小怜逃回了。跟着这样的皇帝,将士们能不受影响吗?
最终,高纬是一路奔逃,逃到洪洞时,冯小怜正在拿着镜子欣赏自己的容貌,忽然传来敌人到来的消息,就继续逃;这时高纬派去到晋阳拿皇后衣饰的人到来,高纬命令部队先停止,等冯小怜穿好皇后的衣服后,才离开。最终逃到了邺城,出现了令人惊诧但根据高纬的性格又在合理区间内的一件事情:高纬的母亲胡太后也随之而来了,但高纬根本不管,等到冯小怜到了之后,他是“凿城北门出十里迎之”。怎么看,我们都能从中嗅出一丝非常态的迷醉和依恋。
在他准备前往陈朝的时候,被北周大将尉迟纲活捉,同时被活捉的,自然包括冯小怜。高纬被押送到长安后,他还是一日也离不开冯小怜,第一件要事,就是向周武帝宇文邕请求把冯小怜送到他的身边,宇文邕不屑地说:“我看整个天下就像是脱双鞋子,一个老太太哪里值得可惜。”就把冯小怜又赐予了高纬。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没有冯小怜的日子里高纬那种失魂落魄、六神无主的样子,我们同样可以想象再见冯小怜后他欣喜若狂、甚至抱着冯小怜如醉如痴的神态,她是他的镇定剂,她是他的安乐枕,她是他的伊甸园。
但不久,他便被宇文邕杀死了,而冯小怜也随即被赐给代王宇文达。被赐的理由是“达不迩声色”,也就是不怎么亲近女色。冯小怜确实魅力无穷,宇文达得到冯小怜后,对她非常宠爱。那么冯小怜呢?一首诗反映出她这时的心态。有一次,她弹琵琶的时候,弦断了,于是她写了一首诗,大概也是她一生仅有的一首诗:
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
欲知心断绝,应看胶上弦。
这首诗翻译过来是这样的:虽然我今天蒙受到你对我的宠爱,但我还是记得以前那个人对我的爱怜;你如果想知道我的心是怎样断绝的,那么就请你看看这根琴弦吧。
第一句,很明显是指现实处境,对于宇文达对她的宠爱,她是感激的,也是深有体会的,但她依然深自怀念以前高纬对她的眷恋,“犹忆昔时怜”,说明她莫可或忘,而且这个“怜”字也可指代她自己,这样一来,这句又可理解为“我还是记得以前的自己”,那时的风光,那时的娇媚,那时的得宠,这就带上了一层比较而言的味道。后面两句则委婉地表达她对高纬的深情。古时常用琴瑟比喻夫妇,所以称妻子死了叫断弦。这个典故出自晋代王嘉的《拾遗记》:“神胶出郁夷国,接弓弩之断弦,百断百续也。”冯小怜用“断弦”,则表达了另一层意思:自从高纬死了之后,她的心已经像那根弦一样断了,再也续不上了。而她又加了一个“绝”字,可见断得是那么彻底。就这一句,就为全诗增添了一种极为强烈的悲剧色彩:一个人虽然还活着,却已是心如死灰,她再也不会去爱,再也体味不到来自他人的爱了。我们在读这首诗,却似乎想见一个美丽的女子的忧伤形象:她就抱着一把名贵的琵琶,痴痴地低着头看着那根无力地下垂的弦,眼前晃动着那个人的影子,先是强自忍耐,最终一行热泪夺眶而出,一滴一滴地像珠子一般落在琵琶上。
是的,高纬的性格缺陷是非常明显的,他极不正经,涎皮赖脸,疯疯癫癫,感情用事,神经质,脸上常泛着病态的红晕,许多的行为都非常出格,不合常理,但他对她却是毫无二心,呵护备至,任其所为,恣意满足,而她则不但从中看到了那个男人对她一心一意的爱,同时也看到了他对她心理上的极度依恋。不知不觉,她也陷入这种稍稍有点不正常的感情漩涡之中不能自拔了。别人都厌恶那个人,痛恨那个人,嗤笑那个人,贬低那个人,但她却深深地爱着那个人,念着那个人,记挂着那个陪她一起疯过的人。在于他们,国家、战争仅仅是一个让他们痴缠的一个淡然背景。李商隐说的“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是辛辣的讽刺,是深沉的感慨,而当时的他们,就在这种荒诞中享受着一种带着扭曲性质的快乐。
冯小怜的这首诗,后世也有性质相似、情感相通的。唐朝时候,宁王李宪特别显贵,他有几十个宠爱的姬妾,都有高超的技艺而且长得非常漂亮。王府的左边有个卖饼的,他的妻子皮肤白晰,容貌艳丽,宁王看到后垂涎三尺,就从他丈夫那里把她高价买了过来,对她的宠爱超过了他人。过了一年,宁王问她:“你还记得卖饼的人吗?”她默默地不回答。宁王就招来卖饼的与她相见,两人一见面,妻子注视着前夫,一语未出,已是泪流满面。当时宁王府里在座的有十多个人,都是当时的文人,看到这个场景,没有不感到悲伤的。宁王让大家就此事赋诗一首。王维一挥而就:“莫以今时宠,宁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王维提到的息夫人本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公元前680年,楚王灭了息国,将她据为己有。她虽在楚宫里生了两个孩子,但默默无言,始终不和楚王说一句话。王维此诗,可以说深深地写出了那个女子的辛酸和无奈。两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史书评价冯小怜“慧黠”,但这毕竟属于小的聪明,而不属于大的聪明,供她表演的舞台已经换了,但她还是那么任性恣肆,那么不知进退,她依仗着宇文达对她宠幸,迫害宇文达的另一个妃子李氏,差点把李氏害死。大象二年(580年)的冬天,北周外戚杨坚为了篡位而杀害北周五王,宇文达就是其中之一。然后,杨坚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把冯小怜赐给李氏的哥哥李询,李询就既不像高纬,也不像宇文达了,他命令冯小怜穿着粗布衣裙、舂粮食。而李询的母亲得知冯小怜曾经陷害过自己的女儿,就乘机进行打击报复,让她自杀而死了。而后世,虽然极力称赞她的容貌,却仍然把她视作是红颜祸水的典型,只有李贺,则对她抱以深切的同情:“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破得春风恨,今朝值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