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战略重心?

战略重心就是核心诉求。

企业的诉求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核心诉求只能有一个,其余的诉求都要给核心诉求让步。道理很简单: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时间资源是有限的,资金是有限的。无论你调配什么资源,都必须有所取舍。

企业不可能既要这个,又要这个。既要做强,又要做大,说明你的企业有俩个核心诉求。如果企业的核心诉求是做强,那么绝大部分资源就要投入到产品研发、后端服务上面。如果核心诉求是做大,那么重点资源就要投入到市场开拓上面。

企业要明确什么是核心诉求,什么是次要诉求。千万不要搞俩个核心诉求,核心诉求只能有一个,手可以有俩只,大脑只能有一个。你必须定于一尊

商业深谙这个道理,于是,他在给秦孝公富国强兵的方案里面,只有一件事情,打仗。整个国家都围绕打仗配置资源,禁止读书,禁止经商,商鞅认为这些事情都在浪费国家资源,不值得投入。

张居正去世之后,整个明朝就失去了战略重心,一会要做这个,一会要干这个,整个大明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跌跌撞撞,最终跌进了覆灭的悬崖。北宋的覆灭也是这个原因,一会要改革,一会要保守,完全没有战略重心。整个精英阶层,关于国家战略重心是什么?根本没办法达成共识。北宋在摇摆中,一跟头栽进了历史的深渊。

这个道理,司马光也懂。他在努力推动精英阶层达成共识,他不是否定改革,而是认为稳定比富国强兵更重要,稳定应该是北宋的核心诉求。如果天下大乱,国库再富有跟精英阶层也没关系。就好比,健康和财富哪个重要?当然是健康,没有健康了,再多的财富也没有意义。

偏偏这么简单的尝试,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尝试逆天改命,我就是既要健康又要财富。这怎么可能呢?一个人的时间资源是有限的,精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司马光为了解释清楚他对国家战略的思考。在《资治通鉴》选择了三家分晋被周天子承认作为开篇。他认为名分比事实重要。周朝之所有天下大乱,就是因为没有守住名分的底线。因为礼崩乐坏才导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三家分晋就是礼崩乐坏的典型事件。这个观点曹操肯定不认可,他坚持事实更重要,不要慕虚名而处实祸。

司马光娓娓道来,即便是名存实亡,也不能承认三家分晋的事实。不承认,周天子就保留了调配其他诸侯讨伐魏韩赵三个大家族的权力,出师有名。而魏韩赵永远是谋逆之贼。

通过阐述名分比事实重要,司马光认为了稳定是国家的核心诉求,其他的是次要诉求,委婉地批判王安石地改革。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核心诉求都只有一个。这个核心诉求就是你的战略重心。有了战略重心之后,再去寻找你的关键动作,关键的一件事情,然后将全部资源压倒性地投入在这个关键动作上,利处一孔。最后你就赢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什么是战略重心?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