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曾经说过,如果我是主考官,我不会录取苏轼兄弟。在王安石服丧期间,苏洵写了一篇《辨奸论》,批评王安石是奸臣。因为变法,苏轼曾经与王安石明刀明枪,针锋相对。除了政见不一样,他们俩的性格同样差距很大。王安石不近人情,苏轼却多情。缠斗半生,最终还是冰释前嫌。
很多人把苏轼和王安石的和解说成一段佳话,认为他们之间是君子之争,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乍听很有道理,如果你认为他是事物演变的关键因素,我有理由相信,你对这句话,只是理解了字面意思,实则不求甚解。
在这里,分享一个反例。苏轼和程颐之间的矛盾不可能和解。按说一个是君子,一个是圣人,胸襟都不小,原谅彼此的可能性很大。他们注定不可能握手言和。所以,不能仅仅把苏轼和王安石的关系理解为君子之争,他们的和解也完全不是因为俩个是君子。
他们俩的和解,是因为有共同的矛盾主体,那就是因为新法得以执政的新进小人。这些人不是王安石提拔的吗?怎么会跟王安石产生矛盾呢?
王安石在推进新法的时候,特别孤独,放眼望去,除了锐意进取的神宗是自己可以依靠的对象。在同僚里边,没有盟友、没有战友,可以说,王安石是孤胆英雄。新法在推进的时候,千头万绪,很多事情都需要有人站出来推进。在这个关键时刻,王安石迅速拉拢了很多助手和盟友。在盟友当中不乏章惇这种,真心实意的改革派,更多的却是蔡京这种投机分子。
为了快速让新法见效,这些投机分子在王安石的一手提拔下,不断被委以重任。后来对王安石落井下石正是这些一手提拔的新人。从王安石的角度来看,这些人自然是忘恩负义的小人。
对苏轼来说,这些年承受的委屈和痛苦,同样是拜这些小人所赐。共同的矛盾主体,让彼此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共同的仇恨迅速化解了之前的恩怨,他们俩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做管理多年,目睹过很多类似的场景。俩个水火不容的员工,离开公司之后,竟然成为了朋友。老东家成为了他们俩共同讨伐的对象,在讨伐过程,化解了恩怨,达成了和解。
我也经历过一个临时组建的团队,如何迅速整合,团队在一起共同战斗的事情?而一旦外部压力解除,团队就开始内讧,彼此攻讦。这非常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凡是可以迅速整合的队伍,同样可以迅速崩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是人性,共同的恨比相互的爱更容易让人化解成见,成为同盟。
刚刚经历那些事情的时候,内心不够强大,很容易对人心失望。会觉得自己不够有影响力,不够爱员工,没有大爱,才致使团队出现这种糟糕局面。现在反思,多了一个新角度。共同的恨比相互的爱,更有影响力。你的爱,终究抵不过他们共同的恨。
苏王俩个人,曾经势同水火,如今却惺惺相惜。这种突兀的转变,背后的心理基础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