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赤壁赋》众人皆知,里面的名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更是传颂至今。后人分析赤壁赋,得出一个结论。苏轼活得超然洒脱,旷达乐观。
这些都对,除了这些,我觉得苏轼深通人心,很会炖心灵鸡汤。用现在的话,就是很会忽悠人,适合做管理。
黄州跟杭州相比,物质条件非常匮乏,怎么才能让穷人免除匮乏感呢?苏轼开始了画饼充饥的文学忽悠。他说,惟江山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清风明月是造物主给人最丰盛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只要懂得欣赏,那么再穷的人也会免于匮乏,可以在清风明月当中逍遥自己。这是真正好鸡汤,能够用漂亮的文字把一个荒唐透顶的道理包装得让人陶醉
我认为苏轼自己都不相信上面这些鬼话。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好的鸡汤,是逆境中领导应该有的管理智慧。在这方面,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属于管理者的心灵鸡汤。
在扬州处理漕运问题的时候,苏轼充分发挥了自己作为地方官深通人心的特点。
苏轼认为刘晏的政策很好,造一艘船花掉1000贯钱,其实造船的实际成本还不到500贯。即便是这样,国家也应该支持这个政策。而不是严格执行成本核算,实花多少钱就批给多少钱。后者没有考虑船厂破败、漕运不畅的损失,更没有考虑由此带来的税负稽查的成本(因为严格执行成本核算,带来夹带私货的问题)
苏轼认为应该让造船厂的领导挣钱,而不是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当然苏轼也认为也应该让国家收益大增,同时也能让老百姓减轻负担,维系国家稳定。
大家看看这个管理智慧,苏轼在管理漕运上面,充当了一个利益平衡者的角色,既考虑国家,也考虑造船厂的领导员工,也考虑老百姓。
因为他有一个朴素的观点,皇帝不是圣人,政府也不是正义的化身,他更不认为草根阶层是善男信女。只有平衡好三方利益的政策才是好方案。而不是像包拯那样,不近人情,随时随地,都正义凛然,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对于贪污腐败深恶痛绝。
苏轼认为,不应该过高地拔高理性的影响力,摆事实、讲道理,未必能解决问题。凡事都应该讲究一个情字。这也是他后来讨厌,甚至嘲讽程颐的原因之一。万万没想到,程颐有一个伟大的传人,朱熹。如果苏轼是神,预料到了朱熹会把理学发扬光大,我想他对程颐冷嘲热讽的时候,会收敛不少吧。
苏轼为官,讲究一个情字,因为他读懂了人心。在他眼里,大家都是人,是人就会有人的通病,这是客观现实。任何政策的制定,都应该顺应人性,尊重这个最基本的客观现实。
当然跟司马光相比,苏轼还是缺少一种人格魅力的权威,没有办法把朝廷的激烈的分歧约束在一个可控的水平。甚至有的时候,因为逞口舌之快,得罪了不少人,也牵连了不少人。作为一个高级政治家来说,逞口舌之快,是硬伤,没有办法担当重任
但是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来说,他是优秀的,他体恤下属,顺应人性,懂得凝聚人心,偶尔炖点心灵鸡汤,给人民群众望梅止渴,缓解匮乏物质生活带来的痛苦。这是他近人情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