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超越想象的作品,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字冒险。
卡尔维诺借用《一千零一夜》式的“元小说”模式,将十部短篇小说(或说小说的开头)嵌入一个悬疑气氛浓烈的爱情故事,并在荒诞的情节中严肃地探讨了读者、作者与作品三者的内涵。
对十篇小说的定义
书中的十部短篇小说,除了表现了层层深入的对世界的提问之外,每一篇还分别呈现了一种写作风格。
例如,苏联风格显著的《不怕寒风,不怕眩晕》,以博尔赫斯最爱的镜子为题材的《在线条交叉的网中》,日系伦理情色味道的《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散发浓郁的《佩德罗·巴拉莫》气息的《在空墓穴的周围》。
《佩德罗·巴拉莫》胡安·鲁尔福
悬疑、爱情、象征、寓言……卡尔维诺在这些短篇里彻底放飞自我,玩得不亦乐乎。
「我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搜寻,努力发掘故事外面的东西,“完”字以后的东西。」
正如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所说,一部作品的大部分涵义在于未写出的部分,一部小说的结局也可以是暗含的、未写出的。这结局是「真正的结尾,最后的结局,隐而不现的结局,是那本书要把你带去的终点。」
一个可以赋予读者无限想象、无限期待的开头,也许已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了。
说回本体小说,主角是一位没有名字、特征模糊的读者,故事通篇以第二人称“你”进行叙述。
「任何人都能在这个“你”中认出他自己的“我”。」
当你翻开书的第一页,发现上面赫然写着「你即将开始阅读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于是立刻被一种难以言喻的错乱感包裹。
当你读到第一篇小说的开头,「一辆火车头呜呜地鸣叫着,活塞冒出的蒸汽弥漫在本章的开头,一团烟雾遮盖了第一段的一部分」,这种错乱感加剧。
世界在互相渗透。
短篇故事中的烟雾不但弥散进本体小说的世界,还模糊了文本与现实的边界。
也许卡尔维诺眼中的世界,就是这样复杂关联且相互指涉的吧。这种复杂关系,又被有序地安放在他一手铸造的框架之中,秩序井然。
在这个复杂但有序的关联里,未知前路的“你”像茫然起飞的风筝,被作者牵引,又像迷宫里的皮球,被作者踢一脚便滚一段。
作者一次次地呼唤“你”,与你交谈,带你冒险。
“你”为了追寻小说的结局,被层层嵌套地引入一段混乱又荒谬的人生。
在最后,“你”发现这十本只有开头的小说,他们的名字连起来竟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头。
十条向远方延伸的细线拧成了一股粗线,继续向着远方而去。从更大的尺度上看,这股粗线也许又将与其他的线汇聚、延伸。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开始但没有结束的故事构成的世界里。」
每时每刻,都有新的事件发生,都有新的粗线形成。这些事件产生的影响将延续到无限的未来。
故事永远不会结束。
所以,也许一部没有结尾的小说,才更真实。就如同我们站在此刻,身边俱是正在发生、没有结尾的故事。
「古时候小说结尾只有两种:男女主人公经受磨难,要么结为夫妻,要么双双死去。一切小说最终的涵义都包括这两个方面:生命在继续,死亡不可避免。」
在听闻小说的两种结尾之后,“你”立刻决定和柳德米拉结婚,再现了这个经典的结局。仿佛“你”深知自己处于小说的世界,而小说即将完结,“你”若不结婚,便会死亡。
看到这里,我服气地抚掌大笑。
婚后的“你”依然在废寝忘食地读着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故事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世界由此重新展开。
这时的“你”所读之书的开头,会不会是「你即将开始阅读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呢?
附 十篇小说的书名: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