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酒杯里的天文地理 and 鸡毛蒜皮

原创 小蚂蚁和小蜻蜓
很早就想聊聊北野武导演,这位非常有个性的导演给我留下的比较深刻的印象的电影是《菊次郎的夏天》,看《菊次郎的夏天》之前倒是也看过一些他导演或者参演的电影,但最初让我觉得这位导演很特别的是这部。这周本想通过北野武和小酒馆老板熊先生共同写作的《北野武的小酒馆》一书顺便聊聊电影《菊次郎的夏天》,但是读过此书后发现书中内容其实和他拍的电影没有特别紧密的联系,所以想了想还是暂时略去关于电影的讨论,并将这篇周更归类到“读书笔记”中。另外,我找到导演所著的另一部图书《菊次郎与佐纪》,等聊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再仔细谈谈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吧~此外,因为我尚未看完北野武导演的全部电影,对北野武导演本人也不能说非常了解,所以文中若有言论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资深影迷留言说明,我会虚心学习~

▼文 | 小蚁

这本书的名字叫《北野武的小酒馆》,说得好像小酒馆是北野武开的一样,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个小酒馆是一家名为“熊先生的料理店”的地方,是北野武经常光顾的一家小店。据说这家店的特色之一是老板熊先生亲手做的料理,其二便是熊老板会同来店的食客天南海北地侃大山,听起来颇有些深夜食堂的味道。因为北野武导演会(偶尔出其不意地)光顾这家小酒馆,所以导演和店老板之间妙趣横生的闲聊也成为这家店中“千载难逢”的美谈。而这本书的构成,也像小酒馆的熊先生和北野武导演对话一样,每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熊先生作的序和北野武导演写的正文,有些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两杯酒下肚后跟店老板聊一些人生和理想的样子。不过,本以为北野武导演会从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开始谈起,没想到一开始便聊到“生死的问题”和“人生的意义”,真的是很高的起点啊…

导演直言他在高中到大学期间对死亡很恐惧,但这种恐惧并不代表他“认为死是一件伤心事”,他认为“不管谁死了,这个世界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日子一天天地过,今天和昨天没多大区别,只是那个家伙昨天还在,今天就不在了”,“就像被黑板擦擦掉了,被擦得无影无踪了。仅此而已。”像那句名言:人死了,就像消失在水里。因此,他开始意识到“死是多么扫兴的一件事”(pp11~12)。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次搬宿舍都会经历一次“将自己存在过的痕迹全部擦除”,甚至不需要遭遇死亡这种天人两隔的经历,想想(虽然是必须但是)也有些残酷。此外,导演也提到“死人会非常简单地消失于活人的记忆中”,对逝去的人再缅怀,这种情感也总有暗淡的一天。史铁生曾经说过,(大意)人死了但他的一部分仍作为记忆存活于生者的生命中,当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也去世了,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或许正因为这层对于被彻底遗忘的忧思(或者恐惧),《寻梦环游记》的故事和其主题曲《Remember me》才会引起众多观众的共鸣吧(题外话)。

然而,北野武导演对死亡的恐惧却“不是害怕被人遗忘,而是害怕因为自己的人生空空如也,所以就这么轻易地被人遗忘了”(p13)。说到底,他是在这个层面上追寻人生的意义,在尚未找到人生意义之前便离开,他不甘心。这里所说的人生意义,用导演的话说,是“生的快乐”,是一种可以证明一个人没有白活的记忆,而这里所说的“生的快乐”也并非单指快乐,“哪怕是残酷的、痛苦的经历,只要它能让我品尝到活着的滋味,就算是一种快乐”(p14)。

在思考“生的快乐”这个问题之前,北野武导演直言自己一直生活在母亲设计的“人生蓝图”中,他说自己“像一只生下来就待在笼子里的小鸟,从来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自由,更不会想到自己的人生受到了母亲的束缚”(p17)。然而这种没有选择的人生中,导演根本“体会不到活着的感觉”(p18)。但是在上了大学之后(或许也受到60~70年代日本学生运动的影响)他突然有了退学的想法,此时的北野武已经大学四年级,他知道此时退学“就意味着抛弃了把我抚养成人的母亲”(p23),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杀”,“杀死”那个被家庭束缚住的自己,像已成年的狼崽一样离开家(不同的是狼崽由母狼亲自赶出巢穴,而他选择自行出走)。北野武导演开始明白“要活下去只有靠自己”的道理,而理解这个道理的过程却可以追溯到他最原始的对死亡的恐惧。

后来北野武导演到了浅草剧场做艺人,他开玩笑地说“如果要作为一个艺人落魄而死,那就没有比浅草更合适的地方了”(p26)。然而到了浅草之后,他开始意识到“生的快乐”有很多种,做一些了不起的事情,成为发光发热的星星一般闪耀的人,或者“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工作,爱护家人,抚养小孩”(p28)都可以获得人生的满足感。但是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他便会回答(名言预警):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p29)。

不过后来北野武导演经历了一场车祸,这场车祸之后,他对“生的快乐”和“活着”这件事又有了新的看法,具体而言,从此他对活着失去了兴趣(p30)。而这种“失去兴趣”却不是什么丧气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的心情一点都不沮丧;非但如此,我的精神在车祸之后甚至可以说是比之前更饱满了。”(p32)这种饱满在于他丧失的是“对活下去的执着”(p34),不是说他“觉得活着没意思,想死”(p34),反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淡然和珍惜。一方面他觉得自己“被抢救过来的生命应该好好珍惜”,另一方面他又领悟到“命运这种东西不是自己的力量可以左右的。无论什么样的命运在前面等着你,你都只能默默接受”(p35)。

北野武导演对自杀行为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杀是一种自我精神和肉体的较量,他以三岛由纪夫为例,认为三岛先生的自杀“说不定也含有精神报复肉体的意思”(p41)。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自杀,也就是用精神来压倒求生的本能”。北野武导演认为他自己的情况与三岛先生正相反,即“不论我的大脑对死有多么认可,我的身体就是不同意”(p41)。而导演也直言,他总是思考这种问题表明他对死(仍然)相当在意(p43)。

北野武导演认为从一些青少年的自杀现象中也可以看到当代社会中的教育问题。比如日本会有小孩子在班级中“被欺负、被排斥、被孤立,然后自杀”(p46)的新闻报道。这是因为“孩子们觉得,自己是某个集体里的一员,这事要比生死来得更为重要。而大人们也从来不会教育他们说,一个人即使没有朋友也照样活得下去。”(p46)从这个意义上说,是社会的教育出了问题。现代社会一方面强调“讲究人性、重视个性”,但“现实中,个人埋没于社会,个人的生命也沦落为社会这个巨大机械上的一个(可被取代)的一个小零件”(p46)。日本的社会更是如此,《铁道员》等电影虽然十分令人动容,但也部分揭示了个人埋没于社会的这一事实。在这样的社会中强调个人主义,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理想主义吧。

另一方面,北野武导演认为人们一方面追求自由(个人主义),但“自由了的人对自由了的自己却感到极度的不适”,“所以,想找个领导,不论谁都好,然后跟在他后面做事,想削尖了脑袋混入某个朋友圈”(p47)(回归集体主义)。(关于这一话题我们可以另起文章再讨论)

聊到这里,我们才将第一章“生死的问题”简略说完,后文还有关于“教育”“关系”“规矩”和“电影”的问题四部分,其中导演提到很多蛮有趣的观点,比如他觉得“孩子就是要打的”(不是虐待也不是过分殴打,而是适度教育),“人是不平等的”(人的天赋有区分,要适时告诉孩子什么是适合你的,什么是你怎么努力都做不到的。但是这点比较微妙,毕竟在政治正确的大语境中,谁也不敢随便对一个孩子说“这不适合你”)。“规矩的问题”一章中导演分享了一些当年在浅草做漫才演员,被他称作“TWO BEAT”时代的回忆和思考,本书的最后五分之一,导演就“电影的问题”表达了一些观点。关于北野武导演提出的问题和思考,笔者未必完全同意,但还是获得许多启发,觉得“北野武”这位导演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 酒杯里的天文地理 and 鸡毛蒜皮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