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阳明心学》王党仁

他本人从“五溺”到专心于“心学”就是“知行”的过程。

“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在阳明心学的世界里,知,就是意义的寻求和确立,本身就是一种行动;行,就是意义的展现和完成,因而也就离开不了知。

通权达变的智慧

儒家的中道:既要讲原则,也要会变通

​有​经有权:

经,就是原则;权,就是权变。

不是让你死抓不放的东西,而是一种随着具体条件不断变化的原则,必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阳明告诉我们:“天地之间的生机,本来就是没有一刻中断的,所以,人活着,就是处于不停的活动当中,这其实也正常。但是,在忙中要有个主宰,才能做到不慌不乱、不急不缓,纵使外在的事物千变万化,心中的主宰却始终如一、寂然不动,人有了这个主宰,生命才是属于自己的。换言之,若主宰常在,人便与天地一样生生不息,虽然日理万机,却总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南宋范浚语),说的就是这个。若没有主宰,便只是一股气在奔突放逸,岂能不忙?”

当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好恶、欲望,并且摒除利害计算和患得患失之心,以纯然的理性来面对事物,就可以称为“专主一个天理”,从而我们的内心就有了一个强大的主宰。

健全人生的三原则

一、不把任何事情视为手段。

二、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被赋予某种意义。

三、一次只做一件事。

这种状态,就是儒家常讲的“敬”,也是佛教常讲的“定”。

​什么是“慎独”?

​慎独”这个概念出自《大学》“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 2 3 4 5 6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阳明心学》王党仁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