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六十二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一贬再贬,从黄州、汝州、杭州、颍州再到扬州、定州、惠州,最后来到了徼边荒凉之地的儋州。他在赴儋州途中,写了一首诗《司命宫杨道士息轩》: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黄金几时成,白发日夜出。开眼三千秋,速如驹过隙。是故东坡老,贵汝一念息。时来登此轩,目送过海席。家山归未能,题诗寄屋壁。
这首诗最让人称道的其实是第一句:“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意思是闲时沉下心来,暂时摈弃了琐事烦忧,只是这么静静地坐着,反省思量,修身养性,一日仿佛有两日那么长,且你这一日所收获的,无论于身于心,都足以值平时两日,你过了一日,就像是过了两日。
苏轼的才气无人能及,他的豁达也是无人能及,不管命运如何蹇塞,苏轼皆能淡然处之。当年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苏轼的人生跌入最低谷,“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亲朋故旧不敢往来,人身自由遭遇限制,一家老小入不敷出,生活困窘。但他不以为忤,参禅悟佛,开荒种地,寄情山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自得其乐,就连余秋雨先生都忍不住在《黄州突围》一文中赞叹道:“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是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的成熟了—与古往今来的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
我以为,苏轼最精彩的辞赋文章都出自谪居黄州期间,除了众人皆知的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满庭芳•蜗角虚名》等之外,还有这首《定风波》,最能体现他沉稳安详的心态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困境之中的东坡先生并不是心灰意冷的安坐家中喝闷酒,而是郊游不辍,往来不断,这是非常积极的生活态度,更是乐观向上的人生情怀。郊游遭遇风雨,道路泥泞难走,没有雨具无处避雨,苏轼却不以为意,似乎是将此等遭遇看作是人生常态。词作反复吟咏自己面对困境的态度,给人以昂扬乐观的感觉。
与历来不得志的文人墨客苦闷忧虑,牢骚不断,愤世嫉俗,遁隐终老不同,苏轼尽管其一生坎坷不顺,颠沛流离,但他却很豁达,“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他无论出于何种境地,都能以乐观、旷达、平和的心态坦然处之,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得以寻到精神的升华,于逆境中看出水阔天高,风光霁月,泰然自得。
东坡先生认为闲时沉下心来,摈弃掉烦心琐事,静静地看天上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反省思量,修身养性,就能延长生命,即便活了七十年,也仿佛活了一百四十岁那么长。
当然,“静”不是无所事事的发呆,而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气质,一种有所作为的修养。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北宋程颢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如果你能够静下心来,静观万物,便可以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所以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
心静,则自省;自省,须读书。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天都要数次检查自己:为别人谋划办事,是否做到忠诚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恪守信用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苏轼的弟子黄庭坚也曾说过:“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意思是士大夫三天不读书的话,经义之理就不会在心中交会,对着镜子会觉得面目丑陋,对人说话则庸俗乏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古代先贤关于心静、关于读书的哲理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作为诗书画艺俱佳的苏轼自小也很喜欢读书,苏辙曾评价其“幼而好书,老而不倦。”尽管一生坎坷,但苏轼一直卷不释手,即使被“下放”到当时最为蛮荒天涯海角之地海南儋州,“流转海外,如逃深谷,既无与晤语者,又书籍举无有,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册,常置左右,目为二友。”书籍成为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寄托和慰藉。
苏轼一生聪慧过人,然而,即便是天纵之才的神童,读书的方法其实也很笨拙,那就是:抄书。南宋的陈鹄曾在他的著作《西塘集耆旧续闻》中,就讲述了一个“苏轼抄书”的故事。
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相当于民兵大队副队长)的时候,一次和客人闲谈,客人随口吟咏了一句诗:“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苏轼很惊愕,问是何人所作。客人回答是黄州司农(管钱粮的官职)朱载写的。苏轼再三称赞,认为写得非常好,一来二去的,苏轼和朱载两人就认识了,经常在一起切磋,成为了知己。
有一次,朱载登门拜访苏轼,小厮通报后让朱载稍等片刻,但朱载等了好长时间还没见苏轼出来,有些疲倦想走,但又觉着已经通报了,不好意思。过了好长时间,苏轼终于出来见他了,表示很抱歉,并且说道:“刚才做了一些每日所要做的功课,没能及时来接待你。”
两人安坐定落,别的话说完后,朱载请教说:“刚才来时,先生所说‘日课’是指什么?”苏轼答道:“抄《汉书》。”朱载说:“凭先生这样的天才,打开书看一遍,可以终身不忘,哪里用得着手抄呢?”苏轼说:“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到现在总共经过三次手抄了。最初一段是抄三个字为标题,以后要抄两字,现在就只要抄一个字了。”朱载离开座位, 又请教说:“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把所抄的书给我看看。”苏轼就命令小厮在书桌上取来一册书。朱载看了后,一点也不了解其中的意思。苏轼说:“请你试着列举标题一个字。”朱载按照他说的做了,苏轼应声就背诵几百个字,没有一字差缺。共挑选了几次,都是这样。朱载心悦诚服赞叹道:“先生真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才啊!”
后来朱载把这个话告诉儿子新仲说:“聪慧如苏轼尚且如此勤奋,中等智力的人能不勤奋读书吗?”朱新仲又曾经用这个话教育自己的儿子朱辂,这个故事就这样一辈辈地流传下来,成为朱家激励孩子勤奋读书的榜样。
闲暇时分,静下心来,泡一杯袅袅清茶,独坐于窗前,手拿一本唐诗或宋词,一边翻阅,一边任如唐诗宋词般平平仄仄的雨声轻敲你的耳鼓,而智慧的火花,就像那“灯火阑珊处”的佳人,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之时,“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出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说的虽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读书方法。只有心灵远离世俗杂念,安定闲适地坐下来阅读,你才会体味到书中“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的优美和“大江东去、乱石穿空”的壮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宁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读书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