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1年的第一缕温色穿透云层映在窗台上的时候,一种朴素的情感扑面而来。
站在五楼的阳台上极目远眺,但见天色青灰,寒烟苍翠,远处的南山层峰累累,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雾霭的天边。透过这重重叠叠,可以想象到此刻的南国尽管没有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但也是一种萧瑟之色,湖里的枯荷随风而荡,街道两侧的梧桐落叶金黄,宁静的老街传来的声声犬吠,一切看似凄凉,但却又生生不息,充满生命的张力。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怀旧情结,一切最初的相遇,都是不期而遇。当一场不期而遇的疫情突然袭来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二十世纪头一个二十年回忆这样一种惨烈的方式开启,如一条刚结束冬眠的毒蛇,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吐着芯子到处游动寻找猎物,吓得人们如蜂蛰了似的四散逃窜,却无处可逃,一直延续至今。人们宅于一隅,光阴似乎凝固,黑夜被无限拉长,我们与天地隔离,再也没有往日的慵懒与闲致。
这是一场全民奋起共同抵御的疫情,神州金鼓声声,大地逆行成流,江城威武不屈,白衣璀璨夺目。八旬老人,让举国看到国士无双,年轻医士,奔赴生死未卜的前线;建筑工人,创造了雷神山的中国奇迹;快递小哥,穿梭在无人的街道……英勇不乏深情,娇弱化为坚强,疼痛不失尊严,平凡孕育伟大。中国人民再一次被激发起共赴国难、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勇气,再一次被激发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热情和激情。这种高涨的决心和勇气、热情和激情,是我们战胜疫情无穷的力量。
时间的力量,彰显于沧海桑田。人生的美好,根植于念念不忘。初升的阳光,落在平常的日子里,在大地上光辉,忙于生计的人们,都被沐浴其中。街道的角落里,过着最普通的烟火生活,在太阳升起时,都有着生机。匆匆行进的脚步,被时光追赶。时间的轴线上,斑驳的光阴里,续写着一段又一段无奈与精彩。
100年前,梁漱溟的父亲临终前问了儿子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的梁漱溟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会向好里去的。”尽管这个世界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只要心中仍有梦想,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就像海明威所说的:“世界并不完美,却仍值得去奋斗。”
米兰•昆德拉说:“这是一个流行告别的世界,但我们不擅长告别。”越是年长,你就越明白,天不遂人愿,才是生命永恒的主题。而我们不仅要学会接受,更要学会承受。终会有一天,时间会冲散一切,所有的猜疑、迷惑,以及所有的不安都会隐去,直至一尘不染,而那些封存在岁月里的窖酿,也会在适当之时开启,与某个氤氲的午后,细细品尝。
蜉蝣于大地之上,温暖于你我心中。置身于大时代的狂流,我们或许身不由己,或许被力量驱策,或许被情感攫住,或许被神圣照拂。然而,支撑着我们走过一程又一程的,一定是带有某种光芒的东西,无论是情感的光辉,还是梦想的光芒,抑或是期待明天会更好的希望,都会住在人们心上。每一天,每一个平凡人认真而努力的生活,朝着梦想出发的奋斗拼搏,都是一场披荆斩棘的壮丽行程。
人生,就是一场相知,缘分的世界里总有陌生人到来,也有曾经相约同行的人萧然离去,还未等细细品尝,有些事已成过往,有些人散落天涯。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匆匆过客,有些人与之邂逅,转身忘记;有些人与之擦肩,必然回首。
时间总是以匀速前行,对于每一个个体,新年是一个逗号;对于历史,抑或是一个分号。所有的告别,不可能都是以赞美来结束,但是所有的开始,都是以祝福来开启。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每一颗熬过冬天的麦苗,都有一个关于丰收的梦想。这梦想,源于前方瑰丽的风景,源于内心坚定的信念。站在时代的屋檐下,愿你眼眸中有星辰,心中有山海,从此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万般滋味,皆是生活。这是新的一天,寒星倏然而去,鲜花初绽,大地芬芳,晨露坠在街边的草尖上,我们再次携手启程。尽管生活不是最完美,但是,这正是鲜活的生活,正是平凡的人生。这人生中,总有一样东西吸引你,总有一种情愫感动你,让你有了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更灿烂明天的追求。
当黎明的太阳努力的冲破厚重的冬霾阻隔,将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当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划过寂静的夜色,宣告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时候;当内心的信念,如磐石一样坚定,任凭狂风骤雨,我自岿然不动的时候,我们坚信,那个雪花飞舞小草枯萎落叶凋零溪流呜咽的冬天终将过去,就像小溪边上那层薄脆开始的第一声滴答,小河里厚实的冰凌兀自吱呀的破碎,随枯枝摆动的风中不经意间的一丝暖意,落在脸上的雨点悄然消失的冰冷,从崖畔上那丛迎春花刚露出的小黄苞,野地里衰草刚冒出的嫩尖儿……一个五彩斑斓桃红柳绿万紫千红缱绻阑珊的春天必将到来!
新的一年,祝福你,也祝福我。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无论多么微小的生命,都是世间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