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王朝自此由盛转衰。也就在那一年,四十四岁的杜甫被困长安已经八年了。
八年前的天宝六载(公元747年),杜甫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踌躇满志的从老化河南巩县来到京城长安,参加玄宗皇帝“通一艺者”的考试,然而,时任宰相李林甫以当朝“四海升平、野无遗贤”为由,让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杜甫当然不例外。
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奔走献赋,仕途失意,穷困潦倒。直到那年十月,他才因“献赋”被授予同州河西县尉(同州就是现在的渭南合阳县),主要职责是司法捕盗、审理案件、判决文书、征收赋税等杂事,也就是个正九品下的低阶官员。心高气傲的杜甫感到莫名的羞辱,坚辞不就。于是朝廷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正八品下。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相较河西尉工资高,又很清闲,杜甫这下感觉很满意,于是就欣欣然地上任去了。
所有“打工人”的梦想都是“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古已亦然,杜甫也不能免俗。
“安史之乱”爆发后,京城已是兵荒马乱,人心惶惶,杜甫的太平官也做不成了,不得已,他准备回奉先(今渭南蒲城县)看望居住在那儿的妻儿。那天天蒙蒙亮的时候,杜甫走到了骊山脚下,但见大雾弥漫,华清宫好似王母的瑶池仙境,温泉里暖气蒸腾,皇家卫队密密麻麻,乐声大作,响彻天际,玄宗皇帝和贵妃纵情娱乐,轻烟般的罗衣遮不住玉体的芳香。大臣们身着各种貂鼠皮袄,一边惬意的听着朱弦、玉管演奏美妙的乐章,一边品尝着从各地运来的驼蹄羹汤、香橙、金橘等美味。而就在不远处,冻死饿死的穷人的尸骨遍地都是,杜甫的内心充满了愤懑,更让他料想不到的是,当他一进家门,就看见妻子痛哭,小儿子躺在旁边地上,一动不动。原来杜甫回来晚了一步,小儿子已经饿死了。杜甫仰天长叹,泪流满面,自己好歹还是个官儿啊,既不用服兵役,又不用交租纳税,可还免不了这样悲惨的遭遇,那平民百姓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四月,唐玄宗的三儿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唐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肃宗即位,于是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后冒险逃出,被肃宗授予左拾遗。然而时间不长,因房琯事件,杜甫被贬为华州(今渭南华州区)司功参军。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关中大旱,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几经辗转,终于在第二年春到了成都。那一年,杜甫已经四十九岁了,人生的大好年华已经过半。
初到成都,杜甫一无所有,日子过得很窘迫,好在杜甫的朋友很多,表弟王司马送来搭建草堂的资金,萧实送来了桃树,韦续送来了绵竹,何邑送来了桤木,韦班送来了松树和大邑瓷碗……到三月底,一座简易的草堂终于搭建起来了。浣花溪畔,流水潺潺,鸟鸣声声,离开了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的天府之国呈现出一片花团锦簇、田园美景,使得杜甫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得到了暂时休息。
杜甫,这位一直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能在这“花重锦官”的富庶之地休养生息、安享余生吗?
(二)
寓居成都,杜甫得以栖身之所的期待变为现实,潜藏在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长期离乱和漂泊的生活得以安顿,一家人得到了暂时的安定,心态也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在经历了人生动荡后,憧憬隐居与安逸,这段生活可以说是杜甫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幽栖闲适的生活。
人常说,安居乐业。中国人对于房子有很深的执念,也寄托了很深的情感。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闲适悠然,王安石“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的安逸恬淡,辛弃疾“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的凄苦萧瑟,无不是这种心境的反映。对于房屋,境遇不同,感受也就不同。而杜甫的这座草堂,无论从选址还是周围环境,他都十分满意。
杜甫的草堂在浣花溪水流的上游溪畔,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旁边是清澈的弯弯曲曲的小溪,门口是一条通往远方的古道,景色幽雅。草堂修在桤林深处,桤林茂密透不进强烈的阳光,仿佛漠漠轻烟笼罩着,连风吹叶子、露水滴树梢都能听到。草堂用白茅盖成,从草堂可以俯瞰郊野青葱的景色。这座草堂无论从选址还是构造,都凝聚了杜甫很多心血,杜甫对这座居所也非常满意,他感觉自己或许要在这里终老了。
闲暇时分,杜甫坐在草堂前的小院里,看着蜻蜓在天地间飞翔,鸳鸯在溪水上出没,蜜蜂在花蕊上采蜜,燕子在檐下筑巢,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敲弯了钢针做成鱼钩去钓鱼,饮酒赋诗,心境闲适,看到高兴处会一个人拄着拐杖随口吟咏几句,倒也逍遥快活。
那年春天,杜甫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武侯祠,拜谒这位蜀汉时期著名的丞相,但见碧草照映台阶显露出盎意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着枝空婉转鸣唱,此情此景,无不让杜甫心生感慨: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先生辅佐两代君主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回来后,他意犹未尽,提笔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蕴含着杜甫对家国命运的期盼与憧憬。后世评论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余味不绝,是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典型代表。
在成都草堂,是杜甫一生中难得的安逸生活,也是他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在成都的四年时间里,杜甫大约创作了四百三十多首诗。这这么多的诗中,我以为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为经典,也最为代表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落叶纷飞,秋雨淅沥,一抱被狂风卷走的茅草,一场如泣如诉的秋雨,一群不谙世事盗走茅草的顽劣孩童,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杜甫长夜难眠,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一种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深入骨髓的无力感袭来,这才有了这首名垂千古的著名诗篇。
张爱玲曾说过:“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其实,每一个年逾不惑直奔天命的中年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到工作生活中的种种烦心事,想到年迈的父母需要供养,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抚育,想到压在身上的房贷车贷,想到工作上面对“后浪”的压力以及事业瓶颈期的迷茫彷徨,想离开舒适区但又顾虑重重的矛盾纠结,心头都会涌出这种深深的无力感。
四十九岁的杜甫,在那一刻心里明白,那个“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已经渐行渐远了,这既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这个社会的悲剧。或许在那一刻,他一下子苍老了。
(三)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在草堂居住了四年的杜甫思乡心切,辗转离开了成都,越江陵、转公安,漂岳阳,到潭州、衡州,复折回潭州,“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生活漂浮不定异常艰难。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四月,杜甫乘船下郴州,不料江水暴涨阻断去路,此刻的杜甫贫困潦倒,身边无人照应,以致数日无食充饥。耒阳县令听说后,心生悲悯,派人给杜甫送去了酒肉,杜甫饥不择食,结果腹胀而死,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的一生曲折不堪回首,一代诗圣满腹才华,但始终得不到赏识,最终无声无息地在一条小船上结束了生命,真让人唏嘘感慨。
鲁迅对杜甫的评价:“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有人说,如果把杜甫中年至他死去时的诗作全部读完,就是一部记录整个“安史之乱”的史书。如果把杜甫一生的诗作全部读完,就是一部见证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这种说法毫不夸张,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而每个读杜诗的读者,也都会隐约看见自己的影子,心有戚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