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没有什么比死者的脸更能真实地告诉我们,所谓的物质距离我们多么遥远,而我们对于其存在的方式又是多么束手无策。精神就这样通过死亡转变为物质,而我得以初次接触此般场景。现在,五月的花、太阳、课桌、校舍、铅笔……那些物质与我那样生疏、距离我那样遥远的缘由,我逐渐可以理解了。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代珂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精彩点评:
卡夫卡热爱坡路:联想到《挪威的森林》:“然而,以木月死去的那个夜晚为界,我再也不能如此单纯地把握死(或生)了。死不是生的对立面。死本身就已经包含在“我”这一存在之中。这个事实是无论怎样力图忘掉都将归于徒劳的。因为在十七岁那年五月的一个夜晚俘获了木月的死,同时也俘获了我。”
eljdeljdeljd:人因为拥有意志而区别于“物质”,死去的人不再拥有意志,完成了从非“物质”到“物质”的转变。直面他人的死亡能够让“我”清楚了这两者的差异究竟有多远。(没有上下文理解好难啊(.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