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第186页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 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帕布莉卡阅读(104)赞(0)

以下内容节选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美】的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 脱离行为者的人格来判断他的某一行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行为都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一个特定行为或态度,比如上学拖延,理解为他对学校布置的任务的不可避免的...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 教育失误与改善

帕布莉卡阅读(105)赞(0)

以下内容节选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美】的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 我们通常认为,有些孩子之所以比另一些孩子更善于说话和表达,这完全是因为他们更有语言天赋。其实不然。 有语言障碍或与别人有交流障碍的儿童通常缺乏强烈的社会情感。有语言障碍的儿童通...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读后感 · 一个梦治疗案例

帕布莉卡阅读(106)赞(0)

以下内容节选自卡尔·荣格【瑞士】的著作《荣格自传》 一个犹太妇女的病例令我记忆尤新,她是个丢失了信仰的病人。开始时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我不认识的年轻姑娘找我看病。 她大概向我描述了一下自己的病情,正当她说话的时候,我心里想:“我根本不知道...

【视享】武林外传 · 16年沧桑新感想

帕布莉卡阅读(101)赞(0)

最近读书不刻苦,胡乱看了几篇有的没的,没产生什么值得分享的念头。 但是电视剧却看了不少。将16年前的《武林外传》找出来看了一遍,很开心,也有很多感想。 以前看武林外传,觉得剧情好玩、表演夸张,插科打诨、嬉笑怒骂,开心得很。现在看,觉得剧情深...

《人格病症的心理动力学疗法》读后感 -人格病症

帕布莉卡阅读(100)赞(0)

以下内容节选自伊芙·卡丽格、奥托·F·科恩伯格、约翰·F·克拉金【美】的著作《人格病症的心理动力学疗法》 个体有其独特的行为、认知、情绪、动机和人际关系的持久模式。人格便是这些持久模式的动力性组织。个体的人格是其对自身和世界的体验的重要组成...

《人格病症的心理动力学疗法》读后感 -咨询到底是在干嘛

帕布莉卡阅读(98)赞(0)

以下内容节选自伊芙·卡丽格、奥托·F·科恩伯格、约翰·F·克拉金【美】的著作《人格病症的心理动力学疗法》 咨询师的第一个任务是,创建设置,促使隐藏在患者冲突之下的冲突性内在客体关系浮现到意识之中。第二个任务是,在任意特定会谈中,当出现情绪显...

《盲山》渐远,该理性地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

帕布莉卡阅读(102)赞(0)

整个春节小长假,朋友圈里都有人在发《盲山》、八孩女、《古老的罪恶》等信息,我也忍不住去关注了一下。 很明显,有大量追逐流量的自媒体利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数据带节奏、煽动情绪。我一直在等待是否有权威数据出现,以正本清源,但是暂时还没有看到。 ...

《药》读后感 -人血馒头成为药,这世界不曾抛弃过谁

帕布莉卡阅读(103)赞(0)

——你有病吧? ——你有药? 关于药的探索,大概贯穿每个人的一生。除了医病,还要医心。各种各样的药,给我们继续面对生活的勇气,以及追求幸福的希望。 1 如果说祥林嫂的悲剧是无人倾听,那么人血馒头的哀痛就是集体潜意识的退行。 在《药》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