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第203页

陈俊民与关学研究

帕布莉卡阅读(129)赞(0)

陈俊民与关学研究 史飞翔 陈俊民教授1939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华阴县(199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华阴地处河岳之间,华山雄踞其南,黄渭萦绕其北,东据晋豫,有崤函之险;西去陇蜀,是通衢要冲,素有“关中要塞”、“三秦门户”之称,自古...

​思想的边角料

帕布莉卡阅读(127)赞(0)

思想的边角料 史飞翔 痛苦孕育思想,闲适产生智慧。一切都可以忙,唯独文化是闲出来的。古人言:偷得浮生半日闲。这里的闲不是无所事事、浑浑噩噩,而是闲适雅致、恬静冲淡。闲是一种生活方式,闲是一种精神状态,闲是一种美好心境。闲是智慧,闲是哲学,闲...

新时代下的国学与传统文化

帕布莉卡阅读(149)赞(0)

新时代下的国学与传统文化 史飞翔 国学与传统文化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他们之间有联系,但更多的是区别。传统文化的内涵要宽泛得多,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都可以叫作传统文化。一般我们把周秦以降直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

关中大儒李二曲

帕布莉卡阅读(135)赞(0)

关中大儒李二曲 史飞翔 李二曲,名李顒,字中孚,号二曲,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海内三大儒”。李顒自幼家境贫寒,9岁时始入村塾。不久父亲病故,辍学在家。后在母亲教诲下借书自学,很快遍读经史诸子。17岁时读《冯少墟先生集...

​30年前的一次购书

帕布莉卡阅读(119)赞(0)

30年前的一次购书 史飞翔 大约是30年前。当时我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有一年暑假,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挖蝎子卖钱卖的,也有可能是路上捡的),我突然间有了十来块钱。在那个年月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怎样花这笔钱呢?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用它来...

“好好先生”马幼渔

帕布莉卡阅读(143)赞(0)

“好好先生”马幼渔 史飞翔 马幼渔(1878—1945),名裕藻,字幼渔,浙江宁波人,我国著名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帝国大学。在日期间曾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学习文字音韵学。归国后曾任北大国文系教授、系主任,研究...

儒雅肖云儒

帕布莉卡阅读(124)赞(0)

儒雅肖云儒 史飞翔 肖云儒先生成名很早。1961年1月,《人民日报》开辟专栏《笔谈散文》,就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作用、散文的题材等问题开展大讨论。时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大三的肖云儒写了一篇题为《形散神不散》的短文,遂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并被...

求道者的悲歌:作家是怎样炼成的

帕布莉卡阅读(171)赞(0)

求道者的悲歌:作家是怎样炼成的 史飞翔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

金岳霖的魏晋​风度

帕布莉卡阅读(132)赞(0)

金岳霖的魏晋风度 史飞翔 1926年,刚从欧洲游学归来,始任清华大学教授的金岳霖发表了他回国后的第一篇哲学论文——《唯物哲学与科学》。在这篇文章中金岳霖深情地写道:“世界上似乎有很多的哲学动物,我自己也是一个,就是把他们放在监牢里做苦工,他...

王国维的“六不”

帕布莉卡阅读(128)赞(0)

王国维的“六不” 史飞翔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治学上非常严谨,一丝不苟,一生留下了不少佳话。1909年,王国维进入京师图书馆任编辑,后为《国学丛刊》起草宣言,倡言“学术无新旧之分,无中外之分,无有用无用之分。”这表明王国维以纯粹学术研究为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