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第116页

赫尔曼·黑塞《悉达多》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320)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乔达摩是乔达摩,悉达多是悉达多。悉达多曾向受世人敬仰的乔达摩问询,却最终离开了乔达摩。 悉达多不知道去向何方,悉达多在寻找自己。悉达多开始体验人生,他沉沦其中,最后在一次欢好中觉醒。 悉达多最后成为了一切。 ——这是本书所讲述的...

李基白《韩国史新论》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373)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初读外国国史,最重要的一点是比较了解中国历史。或者该国与中国交往密切,或者牢记每一百年中国大概发生了什么,只有如此才能清晰比较在他国发生何种事情时,中国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阅读半岛史就有这样的熟悉感,也因此尽管事先对此一无所知,...

陈韵《碧曲口述》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682)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一个性工作者的自述,天然的剧本人物小传,大量的心理描写,也许真的,也许假的,但毕竟是当事人的自述,许多细节,关乎人的,关乎身体的,都是天然的创作素材。 我闻到了血的味道,它的名字叫罪恶,它诞生于令狐冲时代。

王树增《解放战争》(上)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338)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解放战争与其说是军事的胜利,更重要的是政治的胜利,政治的胜利影响着军事和经济的双重胜利,于是解放战争在单单看战争可能要打二十年的情况下只打了几年。 谁先呼吁和平,谁就掌握主动权。这是第一层政治。 谁先真正争取到了民主党派,意识到...

迪克·威尔逊《周传》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306)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作者对传主的好感可以说是远超旁人的,你很难在一个外国人的评价里看到他对某某某的完人评语,但罕见的是这一位是同时赢得中外赞誉的,单凭此,我们至少可以确信一件事: 他是与众不同的。换言之,他已经是与众不同的符号化,而不仅仅是一个个体...

叶曙明《广州辛亥年1911:三千年大变局之策源地》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268)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1910年,湘西一代暴雨滂沱,湖北公安一带荆江决堤,受灾者多达百万余人。很多人以此作为天象,天灾不是问题,天灾过后朝廷没有钱和人来救灾才是问题。 大清以前是很有钱的,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这使得大清的基层治理非常成功,也因此清廷在...

石健《探寻宗师霍元甲》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254)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很扎实,与言少说霍元甲的一篇文章可称双壁。言少重材料,石健重分析,因此虽然二人在对霍元甲的一些内容有出入,但都是罕见的可以对霍元甲进行还原的好文章,而不是将霍元甲泛泛而谈。 在石健的这篇文章里,霍元甲的起家和近代史的历史发展息息...

史仲文、胡晓林《中国清代科技史》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217)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说有清一代,科学技术毫无进步是不对的,在漫长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清代的技术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这里只聊鸦片战争以前,这时的技术进步尤其体现在农学、医学、解剖学、地理学、水力学上。 数学、物理学和化学也颇有一些进步,不过这些进步很多...

唐文基、罗庆泗《乾隆传》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289)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不少朋友问下篇写不写乾隆,其实是不打算写乾隆的,在翻阅了乾隆的评传后更确定了这个想法。我个人对乾隆是颇有些好感的,这种好感来自这个人身上的某种矛盾性,一种始终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矛盾。他爷爷比他清醒,所以也没有他直接;他父亲比他...

宋华丽《第一等人:一个江南家族的兴衰浮沉》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216)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史料既详尽又扎实,在史料的甄别使用上能看出来与普通小说写作者的不同,作者应该是科班出身——果不其然,是赵世瑜老师的学生。 但我竟不知该如何定义本书。史学专著?除了罗列史料使之成文后没有任何论断。人物传记?除了侯家几个人的行踪外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