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第114页

熊月之《上海人解析》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282)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一大代表13人,分别代表了北京、济南、武汉、上海、长沙、广州和日本各地,但往往被人所忽略的一点是,张国焘和刘仁静都不是北京人,李达和李汉俊都不是上海人,包惠僧不是广州人,周佛海也不是日本人,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了,相比于济南...

韦祖辉《海外遗民竟不归:明遗民东渡研究》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260)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对明末海外遗民与日本关系的研究,日本人做得比较多一点,中国人做得比较少一点,但它又很重要。 首先日本是明末抗清南方几个小朝廷的重要财政来源,日本在这二十年里对南明朝廷提供了大量的贸易和资助;其次明末遗民东渡日本后,对日本儒学、佛...

何龄修《清初复明运动》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197)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如何评价战争?是不是战争就一定是错误?这个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评价战争,要看促使战争发生的主要社会矛盾是什么,从而评价战争的性质。 但战争的对与错并不一定就是战争的结果,历史的必然性不是用在这上面的。明末清初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索拉里斯星》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210)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最令人生怖的小说不是恐怖小说,是科幻小说。最令人生怖的科幻小说不是一个外星人突然站在你面前,而是你永远也不知道你感受到的是一种怎样的未知。 这部小说曾经被塔可夫斯基改编成电影《飞向太空》过,事实上我是在阅读到一半时才回忆起来。库...

何小天《穿过风花雪月的年少》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213)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少年初一时读过的第一本青春小说,比郭敬明和九把刀还早。 人是不能背叛自己的过去的,纵使过去都已经消亡,但事实上是过去的你构成了如今的你,而如今的你定义了自己的过去。在阅读这本书的一个夜晚,少年再一次想起了何天、苏果、段可仪、张文...

曲波《林海雪原》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208)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充满着浓重共和国气息的工业版《尚书·梓材》。共和国的天然合法性是不需要解释的,土匪要被干死这件事是天然不需要质疑的,这就是《尚书·梓材》说的东西。 《尚书》是农业文明周王朝的颂歌,《林海雪原》是工业文明共和国的颂歌。这一组颂歌我...

《文史参考》(2011年精华本)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205)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虽然厚,但是很轻松,对内容比较感兴趣,并且没有太浓的史学著作范式。但也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充满着怀疑。 当我意识到这是11年的书时,这种怀疑便加深且笃定了。 第一篇讲张闻天,列举了不少会议,这些我在翻电文时也见过,因此还算能说服我...

《国家人文历史·百期集萃特刊》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400)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2014年07月01日的杂志集萃,里面有很多名家的文章,这些文章分成了好几个板块,虽然这本书才过去近五年时间,但很多文章已经不适用了。 哪些文章比较适用呢? 沈志华关于中苏关系的文章。沈志华是中苏关系研究的大家,手上有大量常人看...

张《雪》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216)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锦州塔山那地我走过,很多回忆录我也翻过,不少电报在各个年谱和档案里也查过。所以我大概可以肯定,作者的细节工作是比较到位的,许多细节我知道,虽然还有许多细节我以前没接触过,但并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作者的工作是认真且细致的,时...

金冲及《陈云传》(下)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249)评论(0)赞(0)

作者:孔鲤 共和国历史上只有这两个人获得过与别人不一样的称呼,一个是战略家,一个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这两个人都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会调查,会实事求是。 后者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交换、比较、反复」。他做调查的时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