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大教堂》雷蒙德·卡佛

我向来欣赏简洁的写作风格,而卡佛的极简主义小说几乎完美地贯彻了“Less is more”的宗旨。

舍去心理描写和情感渲染,几乎没有形容词和副词,简单短句构成的对白,用极简的手法白描出充满细节和碰撞的日常生活。

这种“极简”除了表现在语言本身,还表现在对内容的充分留白,与海明威“冰山式的写作”异曲同工。

「同样重要的是那些被省略的部分,那些被暗示的部分,那些事物平静光滑的表面下的风景。我把不必要的运动剔除出去,我希望写那种能“能见度”低的小说。」

除了语言和写作手法之外,卡佛故事的内涵也有一种返璞归真的魄力。

故事的主角是一群被生活淹没了的人。

他们没有闪光的履历和独树一帜的个性,因自己的无能和交流的匮乏而产生无法断绝的无力感,只得以回避和半放弃的姿态面对感情和社会的压力。

他们的生活中没有戏剧化的冲突或奇遇,也没有令人心驰神往的浪漫,只有不适、忧虑、贫瘠和逃避。

卡佛直面这些失败,让失败和失意者、困境和回避都理直气壮地存在。积极、梦想、解决困难并不是生活的必然,而如若在这泥沼般的人生中偶然地遇见一丁点温暖,则更显得感人。

「对于我写的那些人物和那些境遇来说,困难优雅的解决不仅是不合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可能的。……作家的职责,如果作家有职责的话,不是提供结论或是答案。」

艺术往往被认为需要典型、象征和升华,而卡佛却真诚地将人生的庸凡、琐屑和无奈摆上台面,以不带评判的语调诚实地记录,反而成就了一种先锋艺术。

卡佛对小说创作的要求很低:

「我只希望能保证,读者读完我的小说后,不会有受到欺骗的感觉。」

而事实上,这种极致的真诚唤醒了每个凡人读者内心某一瞬的记忆,因而引发共鸣。

谁不曾在某段关系中感受到冷漠和无力?

谁不曾被现实的丑陋击垮而变得麻木?

谁不曾在看不到尽头的压力下忍不住逃避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大教堂》雷蒙德·卡佛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