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海底两万里》凡尔纳

第2章 飞驰的礁石

【我的书评】

  1. 科学性论述占满了所有篇幅,没有发现值得摘录的文学性语句。
  2. 全文充斥了大量的事实报道和数字证明,都在指向一件事:海怪确实存在,而且必须除掉,我估计下文就会以除海怪展开,就和白鲸莫比·迪克一样。
  3. 很多航海知识在这里铺展开来,对我们这些行外人来说可以拓展一下知识面广度。

第3章 赞成与反对

只有一个国家的政府才可能拥有这样的摧毁性机器,在人类为成倍地提高武器杀伤力而绞尽脑汁的不幸年代,一个国家有可能背着其他国家试制这种骇人听闻的武器。

这种战争机器的假设在各国政府的庄严声明面前不攻自破。由于此事关系到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且跨洋航行受到了威胁,因此,各国政府的坦诚态度自然不容怀疑。

人们的想象力很快就展开了自由翱翔的翅膀。

人类总喜欢沉湎于各种各样关于超自然生物的宏伟构想,而海洋正是人类进行宏伟构想的最佳载体。

造物主用巨型模具将它们制造出来,岁月逐渐把它们缩小。既然海洋永恒不变,而地核却几乎在不断地变化,那么,在深不可测的海底,为什么就不可能隐藏着另一个纪元物种的巨大标本呢?大海为什么就不能在它的怀抱里蕴藏最后几种的巨型动物种类——它们的一年等于人类一个世纪。

这艘为远征而装备了巨大捕捞装置的驱逐舰,便失去了行动方向,急躁情绪与日俱增。


第4章 先生,悉听尊便

【我的书评】

  1. 电影里冒险队伍总会有勇士和博学者共同参与,此处也不例外。
  2. 我不明白弱不禁风的教授为什么要参加这种生死未卜的旅程,真是为了科学界的求知欲?
  3. 虽然人物和环境描写显得挺粗陋的,不具有美感,但是关于邮轮的一系列机械装置的动词描写真是让人拍案叫绝,怎可如此细致入微,如此精确无误,把读者从书本前一下子拉到了蒸汽时代。

这次远征没有确切的期限,有可能会无限延长,而且是一次极其危险的行动,是去追剿一头撞沉一艘驱逐舰就像砸碎核桃壳那么轻而易举的动物?世界上最沉着镇静的人对这次旅行也得考虑再三!

我如果不是碰巧来到了此地,那么也就错过参加这次非同寻常、令人难以置信、具有传奇色彩的远征的机会了。

接到命令后,机械师们立即启动机轮。蒸汽呼啸,涌入半开半掩的进气阀。水平排列的长长的活塞此起彼落,乒乓作响,推动着主轴的摇杆。螺旋桨的叶片连续拍打着海水,而且不断加速。

50万人发自肺腑的三声欢呼声响彻云霄。成千上万条手帕在密集的人群头顶挥动,表示向起航的林肯号致敬。


第5章 尼德·兰

【我的书评】

  1. 舰长和船员全体毫无怀疑确信海怪存在,并且像鹰眼一样时刻关注海面动向,气势如虹。
  2. 捕鲸者凭借积累的经验和教授的科学知识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锋,全程无尿点。这些数字我也认认真真看了,确实令我蛮困惑的,初中的物理知识让我知道教授说的是真的,同时引发了我的好奇,深海鱼是如何生存的呢?大海真是神秘到了极点。

他和他的船已经混为一体,他是它的灵魂。关于鲸的问题,他自己从来没有产生过丝毫怀疑,他不允许在他指挥的船上讨论这只动物是否存在。如同某些虔诚的妇女完全是出于信仰,而不是理智相信上帝的存在那样,没有任何折衷的余地。

在舰艇上,常常能听到他们在议论、探讨、争辩和测算着各种同海怪相遇的几率。

他对我们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的问题表现得非常冷淡,与全船高涨的热情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身材高大,体魄强壮,神态严肃,生性内向,有时行为过火,一惹就怒。他的外表十分引人注目,敏锐的目光特别能烘托他的容貌特征。

我找不出更加妥当的比喻,只能说他像一架高倍望远镜,同时又像一门炮弹已经上膛、随时准备发射的大炮。

他经常用诗一般的美妙言语讲述他捕鱼和搏斗的故事。他的故事如同一部史诗,我觉得仿佛是在聆听一位现代荷马诵吟北极地区的《伊利亚特》

一边漫无边际地闲聊,一边望着神秘的大海。

普通人可以相信有横越天空的奇特彗星存在,在地球内栖居着远古时期的怪兽,可天文学家、地质学家们决不会接受这类无稽之谈。

我相信存在一种哺乳动物,躯体构造坚实,就像长须鲸、抹香鲸或海豚一样,属于脊椎动物门,长着一根角质长牙,具有极强的穿凿力。

那它们的躯体必须是用八英寸厚的钢板制作的,犹如铁甲驱逐舰。

既然它不是被暗礁或者潜水器撞的,那么肯定是某种动物的穿孔利器所为。


第6章 瞎转悠

他一箭双雕,一条鲸鱼被刺中了心脏,另一条追逐了几分钟以后也被擒获!

那些确实有点被2000美元的悬赏弄得炫目的眼睛和望远镜,一刻都没有休息。不分白天黑夜,大家注视着洋面。夜视者们凭借自己的夜视能力,获得悬赏的几率自然要比其他人高出百分之五十。

有多少次,当任性的鲸鱼在波涛中露出浅黑色的脊背时,我同林肯号的全体官兵一起激动不已。顷刻,水兵和军官们争先恐后挤出船舱,拥向甲板。个个气喘吁吁,目光混浊,注视着鲸鱼的一举一动。我不停地眺望,不停地观察,视网膜生疼,眼睛都快要瞎了。

除了浩瀚无垠的茫茫大海,什么独角巨鲸,什么水下海岛,什么遇难船骸,什么飘泊不定的礁石,还有什么超自然的东西,踪影全无!

【我的点评】
对啊,因为这种无聊至极的事情,荒废了生命中多少宝贵时光。


【原文】
于是,反应接踵而至。先是大家灰心丧气,接着疑虑心理随之乘虚而入。林肯号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情绪,三分由羞愧所致,七分因狂怒而起。大家因自己轻信幻想而觉得“愚蠢至极”,但更多的则是恼怒。一年来堆积成山的充分论据顷刻间土崩瓦解;人人都只想着补回愚蠢地牺牲掉的吃饭和睡觉时间。

由于人类变幻不定的本性,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初远征事业最热烈的拥护者必然变成最狂热的反对者。

【我的书评】
通常这种戏剧性的假设都会引来必然的结局,而且往往是在最后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才能引起读者的最大兴趣,吊胃口就是这么来的。

1 2 3 4 5 6 7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海底两万里》凡尔纳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