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鹦鹉螺号
镶嵌在天花板上的顶灯放出白昼一般柔和的亮光,洒落在这间陈列室里的各件珍藏上。
我是一个贪婪的探求者,一个不知疲倦的搜索狂。
我非常激动地端详着他,静静地分析着他脸部的奇怪表情。
第14章 几组数据
无须为船体变形而忧心忡忡。因为潜艇的双层船壳犹如钢铁一样坚固,它不会因船身横摇纵摆而断缆,没有可被风吹走的帆,也没有因压力过大而会爆炸的锅炉;不必担心发生火灾,因为潜艇是用钢板建造的,而不是木材造的;它不使用会用完的煤炭,因为它的机械原动力是电能;不用害怕发生碰撞,因为它在深水里独往独来;它不必经受狂风暴雨,因为它能在水下几米深的地方享受绝对的宁静!
尼摩艇长口才雄辩,很有感染力。他两眼闪耀着火花,说话时比划的动作充满了激情,他完全变了一个模样。是啊!他爱自己的船,犹如父亲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第15章 黑流
【我的书评】
绚丽夺目的海底世界,一个天然的水族馆,一场华丽的海上party,一场奇妙至极的冒险,为什么大家都向往在大海里探险?因为海洋还充满了太多了未知数,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一样,除了陆地上我们所知晓的国家外,是陆地面积几倍的海底世界疆域之辽阔,快比得上修仙小说的超级大陆了,里面藏着无数密码等待我们去探索。
地球上最平静的海洋,洋面辽阔,海流缓慢。
轻微的风吹皱了海面。海平面没有丝毫雾气遮拦,任凭极目远眺。
我朝着日本海岸微微泛黄的海面投去了最后的一瞥,然后下扶梯回到了客厅。
突然,犹如白昼一样的光线透过椭圆形的洞孔,从客厅四周照射进来。海水在电光的照射下变得晶莹透亮。两块水晶玻璃把我们与大海隔开。起初,我一想到这易碎的水晶玻璃板随时有可能破裂,心里就犯怵。幸好,水晶玻璃板里有强劲的铜质构架支撑,因而具有几乎无穷大的强度。
鹦鹉螺号潜艇周围一海里的范围内,海水清澈透明。多么美妙的景色啊!只有神来之笔才可能画就!又有谁能够描绘光线透过海底水层的奇特效果,以及光线在海洋上下水层间色差递减的柔和呢?
海水的透明度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海水比涧溪还要清澈。海水中所含的呈悬浮状态的矿物质和有机物质,甚至增加了它的透明度。海水能清晰异常地看到沙床,而太阳光的渗透力好像能达到300米的深度。
客厅里的黑暗更加衬托出外面的明亮,我们贴着玻璃向外张望,就像这块纯水晶玻璃是一座巨大的水族馆。
鹦鹉螺号仿佛是停着一动不动,这是因为水中没有参照系。不过,潜艇冲角劈开的水纹时而以极快的速度从我们眼前掠过。
我们如痴似醉,胳膊肘支撑在舷窗前,我们谁也没有打破因惊愕而营造的沉静。被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所深深地吸引,把自己的愤怒和逃跑计划全都扔在了脑后。他为自己营造了另外一个世界,准备了许多震撼人心的奇观!水族馆只是一个笼子,可这些鱼是自由的,它们像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儿!
第16章 一份邀请信
我开始研究那些堆放在玻璃柜里的贝类学珍藏,翻阅收藏丰富的植物标本集,里面有许多珍稀的海洋植物,虽然已经风干,但仍然保留着令人赞叹的色彩。
【我的书评】
要是带个相机可以拍照就好了,文字配上图片才是完美组合。虽然现在很多海底世界纪录片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但毕竟是在屏幕里,而不是自己亲眼所见。
这一天,我开始记日记,以便记下这次远征中的种种奇遇。这样做,我可以极其准确地讲述这些奇遇。
舒坦地呼吸着带海腥味的新鲜空气。
在阳光的照射下,晨雾渐渐地消散。旭日东升,光芒四射,映红了大海。大海犹如被导火线引燃而火焰熊熊。彩霞四散,色泽变淡,煞是好看。
第17章 漫步海底平川
【我的书评】
要讲述这样的奇事,语言显得苍白无力!
第18章 海底森林
人的机体会因减压过快而导致严重的功能紊乱,从而给潜水者造成致命的内伤。
由于猎人的追击围捕,这种珍贵的食肉动物已经变得极其稀少,主要躲藏在太平洋的北极圈里。即使在那里,它们也濒临灭绝。
另外还有一个视觉效果值得一提。云朵在天上飘过,聚散迅速;但仔细一想,我便明白,这所谓的云朵只不过是高低不一的海面涌浪,我甚至还看到被打碎的浪峰掀起白沫四溅的浪花。倒影还没有清晰到显现在我们头顶上飞翔的海燕的程度,而我却为海燕灵巧地从海面上掠过的高超本领惊讶不已。
就在这个时候,我亲眼目睹了会让一名猎手心弦颤动的射击表演:一只展翅飞翔的大海鸟那么清晰可见,滑翔向我们飞来。
我隐约看见半海里之外有一道朦胧的光线撕破了海底的黑暗。
我的血都要凝固了。我已经辨认出来,这是凶猛异常的角鲨,我们正受到它们的威胁。
这种火鲛力大无比,凶残异常。它们像铁一样坚硬的牙床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整个人咬成肉酱!
我此时却不是用一个博物学家的科学眼光,而是以一个危在旦夕的遇难者的恐惧目光,正在观察它们银白色的肚子和长满利牙的血盆大口。
等回到自己的房舱,我已经精疲力竭,瞌睡难忍,饥饿不堪,几乎要昏倒,但同时又仍然完全沉浸在这次出人意料的海底远足的回味之中。
第19章 太平洋下四千里
只见电灯光下有一个黑黝黝的庞然大物,悬在水中一动不动。我仔细地对它进行观察,想辨认这条巨鲸的种类。突然,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一艘船!”我惊叫道。
这具遇难船只的残骸横躺在波涛之中,其景惨不忍睹。不过,甲板上的情景更加凄惨:还躺着几具被绳索缠绕着的尸体!
鹦鹉螺号的电灯光强烈地打在她的脸上,我得以辨出她那还没有被海水浸泡变形的面容。她在作最后的挣扎,把孩子举过自己的头顶。可是,这个可怜的小生命却用两只胳膊紧紧搂住母亲的脖子不放!四名海员死去的模样非常可怕,身体因抽搐而蜷缩着,拼命挣扎着,想挣脱将他们缠绕在船上的绳索。只有那个舵手的表情显得比较镇静,面容清晰、严肃,灰白的前刘海紧贴在前额,痉挛的双手仍握着舵盘,好像是要把这艘已经遇难的三桅帆船驶向大洋深处!
多么凄惨的景象!面对这刚刚发生的海难事故现场,可以说,面对在出事的最后一刻拍摄下来的沉船现场,我们大家默不作声,而我们温暖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我看见几条巨大的角鲨为这些人肉诱饵所吸引,它们的眼睛里冒着火花,正在向前靠拢!
海洋能吸收阳光中除蓝色以外的任何颜色,正在把蓝色的光线向四周反射。因此,大海被映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靛蓝,犹如一块宽条纹的波纹织物,在波纹状海涛的作用下此起彼伏,匀称划一。
各种被捕获的海鲜立即通过舱口被送往食品贮藏室。有些海鲜要趁鲜食用,剩下的海鲜将被保存起来。
“您看,”他接着又说,“海洋在太阳的轻抚下正在苏醒!它又要开始自己的白昼生活啦!观察海洋机体的变化规律,的确是一项饶有兴趣的研究。它有脉搏,有动脉血管,它还会痉挛。
毫无疑问,尼摩艇长并不指望我做任何回答。在我看来,跟他说“显然”、“诚然”、“您说得有理”之类的话也都是没有用的。或者确切地说,他是在跟自己说话,而且每句话之间都做很长时间的停顿。这就是一种有声沉思。
客厅舷窗的防护板几乎每天都要开启几小时,而我们则百看不厌,为能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而感到欣慰。
在这次横渡太平洋期间,海洋不停地展现其各种奇妙无比、变幻无穷的景色,不断地更换布景和场面,令我们大饱眼福。我们不仅被吸引着要观赏造物主在海洋里创造的杰作,而且还要去揭开海洋深处骇人听闻的奥秘。
第20章 瓦尼科罗岛
【我的点评】:这一章节真是无趣,全是冗长的科学常识。
自鹦鹉螺号在交通比较频繁的海域航行以来,我们常常遇见已被海水腐烂了的遇难船只的残骸,在更深的水层还能看到已经锈蚀了的大炮。
我欣赏着这些微生物“劳动者”所完成的宏伟工程,内心发出由衷的赞叹。
第21章 托雷斯海峡
汹涌澎湃的海水打在礁石上,发出雷鸣般的响声,震耳欲聋。
他的牙齿似乎已经磨得如同斧刃一般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