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海底两万里》凡尔纳


第24章 强制睡眠

大副显得很激动,并且难以自制而流露了出来。尼摩艇长自制力较强,依然保持着往日的冷静。他步履坚定,但缺乏往常的节奏。时而,他停下来,两臂交叉在胸前,仔细观察着大海。在这个浩瀚无垠的空间,他在搜寻什么呢?

大副又举起了望远镜,固执地巡视着海面。他不停地来回走动,而且还时不时地跺脚,他所表现出来的神经质的冲动与他上司的沉着镇静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他那双目光锐利、阴森的眼睛凹陷在紧皱的睫毛底下,牙齿半露,咧着嘴巴。他的所有表情都说明,他浑身充满一种强烈的仇恨。

我想驱赶睡意,可是无法做到。我的呼吸变得轻微起来,我觉得冷得要命,四肢冰冷,沉重不堪,就好像是瘫痪了似的。我的眼皮犹如铅阀,罩住了我的双眼,怎么也不睁开来。我的整个心身被一种病态的嗜睡所占据,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幻觉。接着,幻觉消失了,而我却失去了知觉。


第25章 珊瑚王国

体态轻盈的鱼儿迅速划动着双鳍,犹如飞鸟一般从花旁一掠而过。


第26章 印度洋

尼摩艇长将在这浩瀚的大海里度过他整个人生。虽然他现在还没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但也已经为自己在深不可测的海底深渊修好了坟墓。在那里,任何海怪都不会来骚扰鹦鹉螺号上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们的安息!

对于人类社会,他始终持有这种无法改变的愤世嫉俗和怀疑态度!

这个善良的小伙子坚持把鹦鹉螺号的指挥官只看做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学者,因人类社会世态炎凉而蔑视人类。在龚赛伊眼里,他是一个不为世人理解的天才。他在陆地上人类社会那里已经领受过太多的失望,不得已逃避到这个人类难以接近、而他的本性得以自由发挥的地方。

作为被强制剥夺自由意志的人,我希望这种机会降临;作为一名学者,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我又担心逃生机会的降临。

每天到平台上散步,接受海上新鲜空气的沐浴,透过客厅舷窗观赏海里丰富多彩的景致,阅读图书室里的藏书,撰写自己的日记,这些事情耗用了我的全部时间,我根本来不及偷懒或自寻烦恼。

那些来自陆地、长途迁徙的水鸟,因长途跋涉,一路劳顿,现在停栖在洋面的波涛上休息。


第28章 价值千万的珍珠

【我的点评】
尼莫艇长这个典型人物的代表的社会群体是谁呢?是被教会和王权贵族压迫的第三等级公民?但是他又拥有巨额财富。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最坚毅智慧的一面,但是他这番话又显示出了共产主义思想?我觉得他真是个复杂的人物,难以具体归类,更多的只能说代表理想国里的人道主义思想吧,也许是厌恶资本主义异化人性才逃到海上世界,但又对人之初性本善的淳朴劳动者施以最真挚的善意和祝福。

这恐怖的一幕仅仅持续了几秒钟。鲨鱼掉转身体,卷土重来,正准备把印度人一咬两断。说时迟,那时快,躲在我身旁的尼摩艇长哧溜一下站立起来,手持匕首,直向鲨鱼冲去,准备同鲨鱼展开肉搏。

尼摩艇长当时的姿势,我现在仍记忆犹新。他蜷缩着身体蹲在海底,沉着地等候着鲨鱼。凶悍的角鲨急速向他冲去,艇长机灵地一闪,躲过了鲨鱼的冲击,并且奋力将匕首捅进了鲨鱼的腹部。可是,这仅仅是人鲨搏斗的开始,恶战还在后面呢!

可以说,鲨鱼发出了怒吼。它受伤了,血流如注,海水被染成了红色,变得模糊起来。我什么也看不见了。眼前的海水一片模糊,直到水里闪过一道亮光。我发现,勇敢的艇长正在同鲨鱼进行着肉搏大战。他一手抓住鲨鱼的一根鳍,一手紧握匕首不停地捅它的腹部,可就是无法给它致命的一刀,也就是说,无法刺中它的心脏。鲨鱼在拼命地挣扎,疯狂地搅动着海水。被鲨鱼搅成的旋涡差点把我掀倒。

我心想前去给尼摩艇长助阵,但两腿因恐惧而动弹不得。我只能惶恐不安地呆在一旁观战,眼看着形势急转直下,艇长被掀翻在地,鲨鱼庞大的身躯压在了他的身上。接着,鲨鱼的血盆大嘴张得像大力钳一样。要不是尼德·兰手持钢叉,敏捷地扑向鲨鱼,将锋利的叉尖刺中了鲨鱼的要害,尼摩艇长恐怕早已被鲨鱼吞噬。

海水被一大团鲜血染红,鲨鱼疯狂的挣扎掀起了阵阵波涛。尼德·兰没有偏离目标,鲨鱼被击中了心脏,它挣扎着,喘息着,可怕地抽搐着。鲨鱼抽搐的回弹击倒了龚赛伊。

一丝微笑掠过艇长的嘴角,这足以表达了一切。一是尼摩艇长的胆略无与伦比;二是他虽然为了躲避人类逃到了海里,但对一个落难者——人类的一分子——仍然表现了无私的奉献精神。不管他嘴上怎么说,这个怪人还没有到完全泯灭人性的地步。


第29章 红海

通过客厅舷窗开启着的防护板,我们得以观赏千姿百态、色彩艳丽的珊瑚丛,以及覆盖着绿色海藻和墨角藻的大礁石。


第30章 阿拉伯隧道

【我的书评】
我觉得好残忍呀,海马在那里睡觉,而且本文说只剩几头了,还被这群捕猎者为了吃肉给杀害了,追了它整整一个小时,它这一个小时都在靠自己的体力奔跑逃窜,而他们呢?只是毫不费力地坐在机械船上,真的,感觉太讨厌了这群人,还有日本那些捕鲸者。


第32章 四十八小时穿越地中海

我看到许多铁船的水下体、汽轮稀奇古怪的残骸,有的横躺着,有的竖立着,犹如一头头身躯庞大的动物。

在这次海难事故中,有多少生灵命归西天!有多少遇难者葬身大海!船上是否有人死里逃生,把这场灾难告诉世人?或是波涛封锁了这起海难事故?

地中海沿岸橙树、芦荟、仙人掌和松树郁郁葱葱,到处弥散着香桃木的芳香,崇山峻岭环抱,空气新鲜透明,地下熔岩活动频繁。

它们素来享有在热带烈日炎炎的海域追逐轮船以寻求阴影遮蔽阳光的声誉,而这次它们也没有辱没自己的名声。

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相比,地中海只不过是一方湖泊。不过,这是一个任意肆虐、变化无常的湖泊,对于扬帆在天水之间航行的单桅三角帆船来说,今天风平浪静、温顺听话的地中海,明天却狂风肆虐、白浪滔天,足以把最坚固的船只抛入万丈深渊,砸得粉身碎骨。

这些失事船只有的因相撞,有的则由于触礁而沉没。我看到一些垂直下沉的船只,桅杆挺直,索具在海水中浸泡,已经变得僵直。它们好像抛锚停泊在一个巨大的集市港口里,等待着扬帆起航。当鹦鹉螺号在它们之间穿行,用舷灯照射它们时,它们仿佛是在向鹦鹉螺号挥旗致意,发送口令呢!可惜,不是。在这个灾难之地,只有寂静和死亡!

地中海海底的沉船史将是一部多么悲怆的史诗!在这个白骨成堆的地方,有那么多的财富付诸东流;有那么多的遇难者葬身此处!


第33章 维哥湾

把最文明国度和最野蛮国家的水流汇集到它的怀抱!它那平坦、壮阔的洋面上,不同国籍的船只飘扬着世界各国的旗帜川流不息;而在它的两端是两个令航海家望而生畏的海角:合恩角和暴风角!

海上刮着相当强劲的南风,海浪翻腾,波涛汹涌,鹦鹉螺号左右直晃,随时有巨浪打上来,我们几乎无法再呆在平台上了。因此,我们贪婪地呼吸了几口空气,又回到了舱里。

他那禁闭的嘴唇和紧锁的眉头说明,他的脑海里萦绕着一个固定不变的强烈念头。

我度过了痛苦的一天,在对恢复自由的渴望与对离开神奇的鹦鹉螺号而导致自己的海底研究半途而废所感到的遗憾之间左右为难!

我的小说刚开始写第一册就得停笔,我的梦做到最美好的时候就中断了。时而,我看到自己和同伴们已经安全登陆陆地;时而,我又不由自主地希望出现某种意外的情况,阻止尼德·兰的计划的实施。我就这样度过难熬的几个小时。

所有这些想法和其他许许多多的念头同时纠缠着我。鉴于我们所处的特殊情形,这样的猜测只能是没完没了。我感到一种无法忍受的焦虑不安。我觉得,这一天的等待就像是永恒。我心急如焚,嫌时间过得太慢。我更加焦急不安,心脏在剧烈地跳动。我开始坐立不安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动,想借此来平静内心的焦虑。想到我们重新被押解到怒不可遏甚或因为我背信弃义而痛苦不堪的尼摩艇长面前时,我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一个被判处终身流放、永远不得返回故里的犯人,临行前贪婪地扫视着这里所有的财宝和珍藏。这里的自然奇珍,这里的艺术杰作,我一生中有那么多的日子是在它们中间度过的,而我将永远地离它们而去。我真想透过客厅的舷窗再扫视一下大西洋的深层水域,但舷窗的防护板关得严严实实。

他难道是被压迫人民的捍卫者,被奴役种族的解放者?难道他曾经参加过本世纪最后发生的历次政治与社会变革运动?难道他是参加了了不起的美国独立战争的英雄之一?

突然,时钟敲响了八点。钟锤打在铃上发出的第一下响声把我从遐想中惊醒过来。我打了一个寒颤,似乎房间里有一只看不见的眼睛能够窥视我灵魂深处的秘密。于是,我匆匆退出艇长的房间。

他心里仍然惦记着人类的苦难,把自己博大的仁慈心献给了受奴役的种族和个人!


1 2 3 4 5 6 7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海底两万里》凡尔纳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