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父与子》屠格涅夫(上)

六部长篇小说的典型化手法和前一种很不相同。作者在生活中接触到一个素材,便以此为出发点和核心,把生活中所感受、所观察、所理解到的东西集中到这个事实上来,对这一原始素材进行补充、改造,使它最终成为完整的艺术作品。这类实例最明显不过的是《前夜》和《父与子》。根据作家在《六部长篇小说总序》中和《屠格涅夫全集》的编者在附录和注释中所提供的材料,《前夜》的素材本来是他的一个名叫卡拉节耶夫的邻居所提供的自身恋爱故事,其中仅讲到他过去的一位女友因为爱上了另一位更值得她爱的革命家,便抛弃了他。这本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然而作家根据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动向的敏锐把握,大大地拔高了这位女主人公的思想境界和灵魂,并且给她周围另外安排了好几个代表着现实生活中不同的阶层和方面的典型人物。他使这位女主人公积极地对待生活,主动去寻找理想的爱人。而同时把英沙罗夫描写成一个被她找到的英雄,而不是一个把她从庸俗生活中引导出来的拯救者。这样叶琳娜的形象便具有了更深刻的历史概括性。《父与子》也是如此,从作家最初在火车上碰见的乡村医生开始,到作品写成后的那个巴扎罗夫为止,中间经过的加工制作并不比《前夜》更少。

至于第三类的典型化手法,可以说是前两类的结合。大都运用在他的一些中篇恋爱故事中。《阿霞》《浮士德》《初恋》《春潮》等中篇小说都和屠格涅夫自己早年的恋爱生活有所联系。从选材的角度看,这些作品有类似于《猎人笔记》的写法,但又绝不是作家本人的传记,作家把他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多余人”的性格特点也添加进去,达到深刻反映现实本质的目的。如《阿霞》一篇,它虽然是从屠格涅夫早年恋爱经历中的一个片断发展而来的,但是它又是采用了类似六部长篇小说那种广泛吸收在生活中观察和理解到的事实来进行加工改造的方法。

总之,屠格涅夫是一位罕有的文学的天才,一位有杰出成就和世界声誉的小说家,是一位“小说家之中的小说家”。他为人类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后世人应该永远记住他,并向他学习,继承他的遗产。


《初恋》

【我的书评】
小说开启的引子常见的有这几种:
1是很多玄幻小说都会采用的完全以第三人称视角来讲述故事,站在上帝的角度看待主人公的冒险经历,故事一开头就能让读者感觉到这事儿跟他们没啥关系,他们只是在个听众。
2是像《盗墓笔记》里那样使用第一人称视角来讲述故事。故事是主人公亲身经历的,充满了真实感,而且故事的开头就好像是读者和主人公一起坐在火炉旁的沙发里,娓娓道来自己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
3是一开始作者就表明这故事是从别人那旁听而来的,他现在只是在转述这个故事。这事儿是否真有其事,作者可不得而知,你们爱听不听。
4就是这里的场景让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在他们彼此交谈中引出一个个故事。这种写法特别适合于那种整本书有很多个彼此平行的小故事的书籍,也可以用于电影,比如《蛮荒故事》


【原文】
我不是讲故事的高手:要么讲得简短枯燥,要么冗长虚假;如果你们许可,我把我记得的一切都写在小笔记本上,然后念给你们听。


我母亲的日子过得比较惨:她总是激动不安,猜忌生气——可又不在父亲面前流露出来;她非常怕他,而他总是那么严峻、冷淡、疏远……我没见过比他更镇定、自信和独断专行的人。

【我的书评】
青春就是美啊!生如夏花般绚烂,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父与子》屠格涅夫(上)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