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三重门》韩寒

【评分】⭐️⭐️⭐️


那男人目测年纪该有北大那么高寿了

茫茫人海芸芸众脚里,人口密度教人认识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发香扑面而来,不禁让我萌生了一种伸手欲挽的冲动——这是本能

当然只是内心变化,俩人外表上都平静得像死水

占着茅坑不拉屎是可恶的

好汉不提当年勇。再说,我最近嗓子不舒服

本人因动了凡心,自愿由圣人降到半俗不雅

凭着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不近女色”马上会变成“不禁女色”

刚才自掘的坟墓竟这么深,叹气摇头

说话都像下棋,考虑到了以后几步

美女就像好的风景,听人说觉得不过尔尔,亲眼看了才欣然觉得果然漂亮

幡然大悟原来她就是年级里相传的第一名的冷美人,恨自己见识浅陋

装作不经意地问:“你觉得你理想的男朋友是什么样子的?”问完心里自夸语气控制得很好

仿佛是公主出场时身边的婢女,只为映衬主人的美丽

被夸,激奋得嘴里至理名言不断冒出

表面上若无其事,内心却澎湃得像好望角的风浪

学生就是向日葵,眼前只可以是阳光,反之则是发育不佳

感觉仿佛是接听恋人的电话,只能满足耳瘾而满足不了眼瘾

记熟了几百条哲理,已具备了思想家的理论,只差年龄还小

一个人在书堆里待久了当然也会染上书香

好比我国的古诗经翻译传到外国,韵味大变

家里藏了好几千册书,只作炫耀用,平日很少翻阅

进中文系后以狂傲自诩

漫天的红霞使劲给俩人增添气氛

说完对自己的虚构夸大才华崇拜万分——新闻界的一颗新星正冉冉升起

四面八方的证据涌谈半天都谈不完,可见爱情的副产品就是废话

中国有句名言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用亲情做掩护,如此一来,嵌在友情和爱情之间,进退自如

满以为胜券在握,不料Susan把信退了回来,还纠正了语法错误

这信写得文采斐然,尤以一段悲伤深奥的英语为佳

偶有几个清秀脱俗的,漫步走过,极其文静,看她一眼,她羞涩地低头笑

似乎和罗天诚结下了深仇大恨,彼此都懒得瞻仰对方尊容

上海的美女走在街上向来目不斜视,高傲地只看前方

相貌距奇丑仅一步之遥,惊奇得像看见滞销货被卖出去了

历来博学之人,大多奇丑,要不是实在没有女孩子问津,谁会静下心来读书?

敲诈有方,不敢怠慢

象征手法的运用要如同明星的绯闻一样层出不穷

表哥咬笔寻思半天,还是功力不够

把哀愁放在肚子里,等胃酸把那些大悲化小、小悲化无

甚爽,切记,汝万万万万不可仿之!汝“嫂子”对汝表哥已万事俱从

人皆夸你“大嫂”娉婷婀娜,可见其美貌

表哥泡妞成绩卓著,每逢休息日,便与你的“小魔女大嫂”进舞厅翩跹不已。

大学美女如我国浩瀚书林,享用不尽也!得一女相伴是人生之快乐也!

前些日子溺色过度,学习脱节

不会不会,我乐观开朗活泼,对新生活充满向往,哪会呢!

倦得枕头上沾满口水,略微清醒

佳句来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摊口水向东流

好比罪已犯下,要杀要剐便是法官的事,他的使命至此而终

睡眠安稳得仿佛航行在被麦哲伦冠名时的太平洋上

“书法”像脏孩子,平时其貌不扬,但打扫一下,还是领得出门的

感激得无法言语,所以索性连谢谢也免了

从书包里翻出一张饱经沧桑的纸。那纸古色古香,考古学家看了会流口水

一番名言真是至理得一塌糊涂,林雨翔心头的阴云顿时被拨开

生气愤地甩头即走,走之余不忘再摔一扇门

手抬起来想摔书而走,转念想书是他自己的,摔了心疼,便宁可不要效果,转身就走

剑桥大学不愧是“在里面睡觉人也会变聪明”的神奇学府

五点半的铃仿佛是空袭警报,可以让一机关浩浩荡荡的人在十分钟里撤退干净

雨翔触及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爱国情愫浓得化不开,对英语产生了排斥

天下最大的勇气都仿佛是昙花,只在夜里短暂地开放

问个题目为难他,雨翔爽朗的一个“Pardon(再说一遍)”,硬把英语老师的问题给闷了回去

做了梦却回忆不起来的确是一种遗憾,好比文章发表了收不到稿费

恨不得跳出被窝来写情书。无奈,爱情的力量虽然是伟大的,但大力士却也不见得耐寒

气愤得恨不得跟在尼采后面大喊“打倒偶像”

展示他的思想火花,上面净是些古今协作中美合璧的情诗

哲理的生成过程好似十月怀胎,终于有了临产的感觉,却不幸生下一个怪胎

名字里有罕用字也是那人的一大优势,逢人家不懂,他便有了谆谆教导的机会

只恨骨子里被中国儒家思想束缚着

经循循善诱的启发,蒙了灰的记忆终于重见天日,激情澎湃地吹牛

历史学家有关时间的承诺最不可信。说是说“短时间”,可八九百年用他们的话说都是“历史的瞬间”

过一天像是过一季,忙得每天都感觉消瘦了好几斤

那才女一度邀请他共同探讨文学,他吓得不敢露面,能躲则躲。自然,“探讨文学”一事被他延宕无期

不能直截了当得像骑士求爱,必须委婉一通,扯淡半天,最后主题要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用“爱”显然有一字千金敲山震虎的威力

醉中表白万一惨遭失败就有“酒后失态”或“酒后变态”的借口

顿时浑身一轻,鼻涕一重,冷得嚏喷不止

夜凉如水,吸一口气,冷风直往鼻孔里钻,凉彻心肺

再来一瓶!区区小酒,不足挂齿,老子喝酒像喝奶似的

变成一个集傲气霸气和酒气于一身的男人,拍着桌子追忆似水年华,说:“老子小时候饱读诗书啊“

恋人每逢进餐和谈话到山穷水尽之时

停住这笑好比要刹住火车,需耗时许多

只要不伤及他的店,双方动用氢弹也无妨

南方人继续婉约,信里油盐酱醋一大摊;北方人口气像身材一样豪壮,都威胁“你一定要回信”!

悲观地想给这段感情写奠文

毕竟在文坛里闯荡多年,脸皮和书稿一样深厚

常受林雨翔嘉奖,虾条果冻总少不了

心像经历地震,大震已过,余震不断。每每回想,身体总有燥热

两颊的温度,让冬天望而却步

尤其是中国这种人多得吓死人的国度,勇摘全国冠军的喜悦够一辈子慢慢享用的了

言语里妒忌之情满得快要溢出来

凶悍得很,两道剑眉专门为动怒而生

家庭教师就像腊梅花一样难找,如大熊猫一样珍稀

言下之意是要把肉身献到考场里摆个样子

六点省略号不是怒极无言?

他属于孟德斯鸠式的人物,不喜欢教育,但思想觉悟还没到推翻现行教育体制的高度

和尚见了你也会马上跳入俗尘

握手吧,不敢;不握吧,不甘,但思想的斗争丝毫不影响行动的自主

看见这种场面不起邪念的就不是男人

那喷嚏被惋惜地扼杀在襁褓之中

此味只应地狱有,人间难得几回尝

难怪教师提倡学生看社会的光明面而不看阴暗面

教师虽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不过到月夜底下就没戏了

推辞一下忙收下了,感激涕零

说献丑果然献丑,调子走得七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一点不冷。就是指身上某个点不冷,其余地方都冷

屁乃体内之气,岂有不放之理,放屁者欢天喜地,吃屁者垂头丧气

上课时俩人相隔太远,只好借字条寄托思念

感情像块烧红的铁,其他人看了也觉得脸热

姚书琴这杯纯牛奶久久没有人问津,逐渐演变成一杯酸奶

乏味的拖沓的无意义的对话

会夸他目光深远独到,笔锋犀利老到

仿佛两个人吵架,一方突然沉默不说话,另一方骂着身心也不会爽快

在那俩人的眼里,雨翔的存在仿佛物体自由落体时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

上课时,囤积的睡意像猛虎下山

爽快如塞了半天的抽水马桶突然疏通

懂事只是指一种克制,不让自己的本性露出来

上课时灵魂出窍在神游大地

闭上眼睛等判决,掩饰不住的悲哀浸润在言语里面

汗水潜伏在额头上蓄势待发,像个被判了死刑的犯人,只在干等那几颗子弹

头沉得要死,带得整个人东摇西晃,恨不得要卸下头来减轻身体负重

气得喉咙滚烫,肚子里积满骂人的话,可一到喉咙就成灰烬

校园恋人仿佛鬼怪小说里的中世纪吸血鬼,喜欢往黑暗里跑

两颊的泪痕明显可见,风干了惹得人脸上难受

满腔的怒火可以再去烧一趟赤壁

理科全部被林雨翔抹上血染的风采后,文科也有两门牺牲,其一是计算机,雨翔对此耿耿于怀

吓出一个寒战,想万一真的留级真是奇耻大辱

社员们被倾倒一大片,直叹自己才疏学浅

哈哈大笑,仿佛古代打仗时的战鼓,虽不能直接杀敌,也可以为这句话增加不少气势

社长囤积起来的勇气和愤怒都在那一捶里发挥掉了

一个人站起来才说“我认为——”下面就是雪崩似的“我不同意”!

不知敲了多少下,手指都麻了,那门还是铁石心肠

好比在庆宴上收红包,等人去楼空繁华落尽后,一个人躲着把红包拆开来,才发现钱荣这小子送了几张冥币

仿佛这诗已经患了绝症,气数将尽,无法医治

单纯简单得像原始单细胞生物

无论人多么铁石心肠,碰上马屁都是照章全收

时值秋天,雨翔仿佛已经做好了冬眠的准备,上课都在睡觉,一睡就忘了苏醒

讲着会热泪盈眶,任何冥顽不化的学生也招架不住,一齐感动

自叹学识卑微,不能和眼前的泰斗相比

受人夸奖时一定要加些空话,仿佛害羞女人接受心上人的求爱,总要坚持一番
校长洋洋一席话,能够让人听了仿佛没听一样

彻底想起来时惊得一身冷汗,直拍脑袋,后悔怎么把信给寄了。上课时心思涣散,全在担心那信下场如何。他料想中国邮政事业快不到哪里去,但他低估了。

他表哥的足迹遍布了大学里有啤酒喝的地方。分了手不喝酒,好比大完便不擦屁股,算不得功德圆满,醉过后醒来,才算恋情真正消逝的标志。

你的信真是难懂very much,害我几乎要查字典,没有想到你已“越过道德的边境”,与她“走过爱的禁区“。

本大学中文系里一男对十女,故男士非常畅销,如今供不应求,不知小弟有意缓解欤?呜呼!玩笑而已!小弟尚在求学阶段,万不可思之!

××大学,星光璀璨,走近一看,破破烂烂,十个老师,九个笨蛋,还有一个,精神错乱。
不料这灵感仿佛是公共汽车,用不着它时只见路上一辆接一辆,等到真想乘了,守候半天连影子都不见。

文人里,除同性恋如魏尔伦,异性恋如李煜者,还有自恋如这位才女的——自恋者莫过两种,一种人奇美,别人她都看不上;一种人奇丑,别人都看不上她。这两种都只好与自己恋爱。才女属后者。

1 2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三重门》韩寒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