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我的音乐笔记》肖复兴(一)

巴赫和亨德尔

《弥赛亚》中的广板和“哈利路亚大合唱”,总能听到宗教的声音,看到那来自天国的神圣而皓洁的天光。

巴赫的音乐是内省式的,它面对的是心灵,因此它的旋律总是微风细语般的沉思,是清澈的河滩上洁白的羊群在安详地散步。

亨德尔的音乐是外向型的,它面对的是世界,因此它的旋律总是跌宕起伏,是大海波涛中的船帆,一闪一闪,挂满风暴带来的清冽水珠。

巴赫的音乐大多要靠演奏器乐,他不想借助人的嗓音,只想运用音乐本身,相信音乐本身;亨德尔的音乐大多是歌剧和清唱剧,他淋漓尽致地发挥人声音的优美,相信人在音乐中的力量。

巴赫的音乐基本是为自己的、为教堂的唱诗班的、为一般平民的,格局一般不会大,是极其平易的,像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片树下清凉的绿荫,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般的宁静致远;亨德尔的音乐是为宫廷的、为剧院的、为上流社会的,格局会恢宏华丽,像是他自己曾经谱写过的那节日里绚丽的焰火,是“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式的天玄地黄。

同巴赫的清澈美好的音乐相比,他的生活和他的处世却大不相同。生活中的巴赫是谦卑的、世俗的、拮据的,为了生存和生活,他不止一次给达官贵人写信求救,他甚至专门为勃兰登堡的公爵献辞,并为公爵创作了《勃兰登堡协奏曲》。他的一生都只是卑贱的奴仆。
亨德尔也曾为讨好汉诺威亲王而专门为其谱写了《水上音乐》,但他大部分的生活却是鄙夷世俗的。他的清高孤傲,拒人于千里之外,尤其对那些上层人物傲慢的态度在当时的英国是很有名的,使得那些想以结交艺术家附庸风雅的上流人士对他很是愤恨,以致类似元帅之流要拜见他都不得不求助于他的学生。他对牛津大学授予他的博士称号视若粪土,根本不屑一顾。

巴赫是天上的一簇星光,亨德尔则是电闪雷鸣。巴赫是河上游温驯的小羊,而亨德尔则是雄风正起的老狼。

他是一个有名的脾气暴躁的人,所有一切的感情都会毫无保留地宣泄在脸上。他有边思考边大声唠叨的习惯,所以谁都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创作时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涕泪交加,暴怒的时候甚至要把一位拒绝演唱他的曲子的歌手扔到窗外。

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无不打上自己性格的烙印。如果他们不是音乐家,而是去当政,亨德尔不是英雄就是暴君,而巴赫则是温和的良相。作为音乐家,巴赫如同他的德文名字的含义一样,的确是条潺潺的小溪;亨德尔则是大海,时而平静,时而汹涌澎湃。在我看来,巴赫是莫扎特的前身,而亨德尔则是贝多芬的拷贝。亨德尔的音乐是属于戏剧的,巴赫的则属于诗,属于梦,属于心里的话语,在他的旋律里化作音符相汇相融。这就是虔诚的宗教的巴赫和高傲的世俗的亨德尔的区别。


1 2 3 4 5 6 7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音乐:《我的音乐笔记》肖复兴(一)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