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我的音乐笔记》肖复兴(一)

邀舞韦伯

急于要摆脱欣赏艺术作品所带来的那种拘谨不安,可以舒舒服服地靠在椅背上,让一个个场景从眼前掠过,满足于肤浅无聊的笑话和庸俗旋律的逗乐,被既无目的又无意义的老一套废话所蒙骗。

看见从年初到年尾演出的是一出永远不变的老柴的《天鹅湖》,心想再美的天鹅也得被我们这样耗老,耗到卖不出价钱为止。18世纪不到一个月就上演一部新的歌剧,对于我们不是天方夜谭的奇迹又是什么?

在欧洲的音乐史上,韦伯的地位不高,只是轻轻一笔掠过,认为除了歌剧《自由射手》外,他的作品思想浅薄,室内乐和交响曲过于粗糙,缺少精雕细刻。

走在布拉格的大街小巷,我为没有找到韦伯的一点踪迹而遗憾,但只要一想到一个音乐家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就能指挥那么多部歌剧演出,总觉得是极其辉煌的,那些美好动人的旋律花开花落不间断,春来冬去不相同,在夜晚的布拉格此起彼伏,飞溅起漫天的星花灿烂,真是为这座城市隐隐地激动,羡慕那个时期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便也时不时觉得会在那条小路的石板上或拐弯处不小心踩上韦伯遗留下的哪个音符。

这些曲子,也因我去了一趟布拉格染上了别样的色彩和气韵。也许就是这样,听音乐本身,和人的心情与经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心情和经历不一样,听出的音乐的滋味也会不一样。在音乐厅中,旋律的优美和听众的心情同时创造着音乐,是音乐最好的和弦与伴奏。

我不大同意韦伯“思想浅薄、乐思粗糙”这样的看法。韦伯本来就不是像贝多芬那样思想深邃、大气磅礴的音乐家,我们不能要求任何一朵鲜花都去做梅花,凌霜傲雪独自开,也不必苛求一只美丽的梅花鹿去做狮子一样抖动鬃毛、回声四起的吼叫。韦伯是那种即兴式的音乐家,他的灵感如节日的焰火,是在瞬间点燃迸发;同时,他又是那种人情味浓郁的音乐家,从不刻意去用音乐表现单纯的思想,也不去表现单纯的技巧或完美,他的才华体现在他如同山涧溪水一样雀跃不止,当行则行,当止却不止,只要清澈,只要流淌,不去故作瀑布飞流三千尺、银河落九天状,他的作品更多表现在浪漫诗情的闪烁和对幻想的手到擒来的表现上。如德彪西所说:“他的大脑驾驭了一切用音乐来表现幻想的著名方法,甚至我们这个乐器种类如此繁多的时代,也没有超过他多少。”因此,听他的作品,不会因思想或时代而产生隔膜。

时间是一把筛子,总是将不好的淘汰,而将最好的留给我们。《邀舞》,确实甜美动人、欢快无比,又优雅无比。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比大提琴和木管乐分别代表舞会上的男女更妙的了,一点也不牵强,真是恰到好处,情致浓郁,又不是那样写实拘谨。能够将画面转换到音乐之上,充分发挥乐器自身的作用,调动想象,架起这两者之间的桥梁,填补音符跳跃间的空白,我还真是从未见过如韦伯这样如此熨帖、天然,让人充满联想而又会心会意的音乐。后来印象派的德彪西总想借助印象派的画来表现音乐,肯定从他这儿得到过借鉴。韦伯最后让大提琴和木管双双袅袅散去,云水茫茫,渺无踪迹,怅然中的美好和雅致,彬彬有礼又书卷气十足,只有在古典中才能找到,是现代的迪斯科中断然无法寻觅的了。

钢琴和小乐队的协奏曲《音乐会曲》,钢琴真是如同清亮的露珠,轻轻地滴落。月光照耀下的透明的树叶,有微风习习,有暗香浮动。乐队的配合色彩绚丽,像是由钢琴扯起一匹辉煌无比的丝绸,在猎猎飘舞,阳光下光点闪烁,迷惑着你的眼睛,跳跃着丰富的想象。乐曲的开头舒缓中略带忧郁,钢琴点缀其间,像是湖中被风荡漾起的丝丝涟漪,一圈圈地涌来,弥散、湿润在心中,让人仿佛置身月光下的海滨的礁石之上,浓重的夜色中有红帆船飘来,船上载着朋友、亲人或情人……

听说韦伯除了作曲,还写过不少音乐评论文章,甚至写过小说。这不但说明他的才华,也说明他性格中有跳跃不安分的一面。

人们深受战争之恐怖的迫害,熟知各种悲惨生活,因此只追求艺术生活中最庸俗的、最富于感官刺激的方面。


1 2 3 4 5 6 7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音乐:《我的音乐笔记》肖复兴(一)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