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曲》抒发的是一个母亲在儿子无辜被捕后的痛苦心情,以及对错误政策的愤懑和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后期有《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等。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未来主义诗人
早期诗歌除讽刺诗外,还有《穿裤子的云》等多首长诗。
十月革命后,他创作了短诗《我们的进行曲》、《革命颂》和《向左进行曲》等歌颂革命的作品。
20年代,发表了讽刺官僚主义的诗篇《开会迷》、长诗《列宁》、讽刺喜剧《臭虫》和《澡堂》,以及长诗《好!》等,艺术上多有创新。他独创的阶梯诗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阿·托尔斯泰(1883-1945)代表作《苦难的历程》
《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以十月革命前夕到国内战争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卡嘉、达莎、捷列金和罗欣四个非劳动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前后曲折的生活经历,他们彷徨、探索和追求的历程,描写了知识分子走向革命、走向人民的苦难的历程。
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历史小说《彼得大帝》等。
法捷耶夫(1901-1956)的长篇小说《毁灭》曾被称为“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史诗”,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国内战争时期远东游击队的战斗生活。
他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描写了爱国青年组成“青年近卫军”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英勇斗争的事迹,歌颂了一代青年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气概。
30年代初至50年代初
“左”的倾向在苏联文坛占据了主导地位,再加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出和推行,“无冲突论”的泛滥,多姿多彩的文学局面不复存在。但是,肖洛霍夫、列昂诺夫、特瓦尔多夫斯基等作家仍然推出了自己的优秀作品。
列昂诺夫(1899-1994)的长篇小说《俄罗斯森林》初步摆脱了“无冲突论”的束缚,描写了科学家维赫罗夫和学界骗子格拉齐安斯基的斗争,并以对社会矛盾的揭露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为作家赢得了声誉。
“解冻文学”思潮:
1953年,苏联政局发生巨大变化。同样,文坛上创作思想空前活跃,很快形成了一股后来被称之为“解冻”的文学思潮。
“解冻”思潮是以爱伦堡(1891-1967)的中篇小说《解冻》(1954-1956)命名的。
小说通过描写伏尔加河沿岸一家工厂的厂长茹拉夫廖夫这个“官僚主义者”典型,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不正常现象。
小说以写冰雪消融、 解冻时节来临结束。于是“解冻”成了这个时期文学界的象征,由此发端的干预生活、写阴暗面、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关注人物命运的创作倾向,被称为“解冻文学”思潮。“解冻”思潮是对“无冲突论”的反拨,促进了文学对人物命运和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
在“解冻”思潮的推动下,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其中有两部小说引起了轰动效应:
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日瓦戈医生》
索尔仁尼琴(1918-2008)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前者受到了激烈的批判和严酷的禁绝,后者则一度受到热情的赞扬。
这时期出现的:
格罗斯曼(1905-1965)史诗性巨著《生活与命运》
特瓦尔多夫斯基(1910-1971)长诗《瓦西里·焦尔金》、《山外青山天外天》、《焦尔金游地府》表现出强烈的反思意识
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
“战壕真实派”: 50年代中期,“前线一代”作家登上文坛,他们以真实地描写战地生活著称,人称“战壕真实派”。
代表作有:
邦达列夫(1924-)的《营请求火力支援》和《最后的炮轰》
巴克拉诺夫(1923-)的《一寸土》
贝科夫(1924-2003)的《第三颗信号弹》
他们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描绘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们在战场上的遭遇 和真实感受,挖掘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些小说大都描写范围较小(军用地图上的“一寸土”),时间跨度不长(往往只有一昼夜),但对战地环境、战争气氛描写得非常逼真。它克服了以前战争文学中弥漫着的粉饰现实的倾向,尽力突出战壕真实,渲染战争的残酷,突出普通人在战争中的不幸。
“全景小说”:
60-70年代,一些作家将“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结合起来,对战争过程进行广阔的全景性描写,于是出现了叙说战争的长篇巨著–所谓“全景小说”,
主要有:
邦达列夫《热的雪》、
恰科夫斯基的《围困》、
斯塔德纽克的《战争》等。
西蒙诺夫(1915-1980)的战争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和《最后一个夏天》堪称“全景文学”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既写前沿阵地浴血搏斗的士兵,也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级指挥员,力求反映战争或战役的全貌,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概括,表现出当代人对历史事件的规律性认识。这类作品人物众多,背景开阔,多用复式结构,多层次、多线索,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
还有一类军事题材作品,致力于开掘军事文学的“人学”深度。
鲍·瓦西里耶夫(1924一)的《这里黎明静悄悄》是把战争悲剧与英雄主义气概相结合的经典之作,五位女兵的前赴后继英勇就义,显示了生命的价值。
贝科夫的《方尖碑》以挖掘英雄主义的道德根源为创作宗旨,揭示军人建立功勋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