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外国文学史》第八章

少女时代,她是个天真、纯洁、乐观的姑娘。但是,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她的美好幻想。聂赫留朵夫对她的玷污和遗弃是她悲剧命运的开端,她意识到自己同他之间隔着一道鸿沟。被赶出庄园后,她走投无路,堕入青楼,成为社会的牺牲品。她对聂赫留朵夫的怒斥,表达了一个受尽凌辱的妇女对贵族社会的控诉和抗议。聂赫留朵夫的转变使她重新看到了人身上的善。在监狱中和难友们患难与共,使她的爱憎荣辱观念也变得和被压迫的底层人民相同。她放弃旧的恶习,内心有了对新生活的渴望。西蒙松等革命者为解除人们的苦难而甘愿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她,促使她迅速向新生的道路上迈进,她最终在精神上得到“复活”。

艺术成就:

。小说以单线的情节线索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在描绘艺术画面和人物形象时,大量使用了对比手法。如景物对比、人物对比、贫富对比等等。·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能深入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抓住瞬间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用“心灵的辩证法”表现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矛盾和斗争,展现其辩证的发展过程。

。重视细节的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外貌和生活环境的描绘。

斯丹达尔与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比较:

二者都是心理描写的大师,能深入展示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表现手法方面又各具特色。

前者表现为激动的心灵和外表的冷漠、内在抒情和外在“生硬”的统一,善于运用“内心独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基本上是一种分析性的。

后者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并力求达到对人物心理的多层次展示。

第四节 易卜生

一、生平与创作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

19世纪挪威杰出的戏剧家,欧洲近代戏剧的创始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为挪威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0年代末50年代初

易卜生尝试用无韵诗体来写戏剧。《勇士坟》的上演获得了极大

成功。后任卑尔根剧院编剧和舞台主任,他根据挪威中世纪历史和民间传说故事,写作了一系列浪漫主义剧本。这些剧作已经具有了现代色彩,形成了戏剧不只娱乐观众,更要具有社会意义、体现深刻的思想的观念。

1864-1891年

易卜生旅居国外,创作了大量剧本,为挪威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旅居意大利期间,他写下两部重要的哲理诗剧《布朗德》和《培尔·金特》,表明易卜生的创作开始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

《布朗德》取材于现实,描写挪威进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实现理想、探索未来的过程中与资产阶级统治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对立。布朗德为了实现理想,他意志坚强、从不退缩,付出了失去妻儿的巨大代价,但由于他的理想与现实相距甚远,不为群众接受,最终遭到失败。

《培尔·金特》以培尔·金特概括了当时挪威小资产阶级的特点,他没有理想贪图享乐,卑微空虚,迁就并屈服于冷酷的现实。在易卜生笔下,布朗德是目光坚定、理想高远的古代挪威人的形象;培尔·金特则是现代挪威庸碌无为、随俗浮沉的小市民形象的代表。

侨居德国期间,他进入到“社会问题剧”的创作阶段。《青年同盟》是他以散文体创作社会问题剧的开始。此后,他发表了一系列著名的“社会问题剧”。

“社会问题剧”

是易卜生开创的戏剧类型。它们触及资产阶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法律、宗教、道德,婚

姻、家庭,乃至政党和国家体制。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层层揭开。

使矛盾突出,启发观众思考,从而引导人们起来改革社会弊端。

著名的“社会问题剧”有:

《社会支柱》《玩偶之家》 《群鬼》 《人民公敌》

《社会支柱》是一部对挪威的政治和社会生活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剧作,暴

露了商人博尼克所代表的整个上流社会人士的本质:唯利是图、虚伪自私。

这个自称为“社会支柱”的要人,实际上却是个诱奸妇女、造谣撒谎的无耻之徒。

《人民公敌》揭露了资产阶级所谓民主、自由的本质。剧中的斯多克芒医生是个坚持真理、坚持科学、一心为公的人,却被宣布为“人民公敌”。他的哥哥、市长彼得是个资产阶级政客,他把民主和自由作为图谋私利、损害群众利益、迫害真理与正义的工具。

《群鬼》的女主人公海伦·阿尔文太太温柔懦弱,深受传统思想影响,为了维护家庭表面的体面,葬送了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幸福。剧本从另一个角度巧妙地提出妇女解放的问题,回答了那些反对娜拉出走的人们,让他们看看忍气吞声的妇女最终只能成为旧传统的牺牲品。

《野鸭》是他创作的分水岭,从这部剧作开始,他的创作更趋于内倾性的自我分析风格。1891年回国后,1891年,易卜生回国,创作出一系列戏剧,如:《建筑师》《小艾友夫》

这一阶段的创作从探讨社会问题转向分析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和个人主义的幻灭,偏重于人物内心和精神世界的剖析,善于用象征主义手法,悲观情绪较重。

《玩偶之家》思想意义:

易卜生在剧中提出了许多敏感而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如资本主义制度下,妇女在家庭中所处的从属地位问题,拥有特权的资产阶级社会上层男性自私、虚伪的问题,以及女性如何争取平等权利的问题等。批判了挪威资产阶级的虚伪和堕落,谴责了社会制度在婚姻和家庭方面的罪恶,把妇女解放视为必须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在易卜生之前,较少作家触及这个敏感而重大的问题,因此它的意义尤为重大。

人物形象:

1 2 3 4 5 6 7 8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外国文学史》第八章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