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是美国“文明社会”的叛逆者。在反叛文明社会、追求自由、民主的过程中,他的善良淳朴、正直无私和勇敢机智的性格得到充分表现。哈克厌恶陆地及其“文明”,渴望离开这块文明的土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他对热衷于追逐金钱的人十分反感,他厌恶小市民庸俗虚伪的生活,与那呆滞的社会规范格格不入。他无法容忍文明社会虚伪的规范礼仪,忍受不了死气沉沉的生活和文明的教化,从那个环境中逃了出来,去寻找自己理想中的自由生活。
在帮助吉姆获得自由的过程中,哈克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叛逆性格也进一步成长起来。起初,哈克并没有把吉姆当作一个具有人的尊严的同伴来看待,他总是戏弄、取笑吉姆后来,他逐渐认识到吉姆勤劳、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克服了对他的偏见,决心拼死也要救出吉姆,最后他终于说:“好吧,下地狱就下地狱吧。”这标志着哈克与奴隶制观念彻底决裂。
吉姆的形象:
作家在他身上突出了不屈不挠地追求自由的精神,他具有善良、诚实、忠于友谊的可贵品格,同时,也具有无知和迷信等弱点。在马克·吐温看来,吉姆的这些局限正来源于长期以来种族歧视对他的压制和扭曲。
艺术成就:
。首先,作品出色地刻画了儿童的心理,以孩子稚拙却真实的眼光观察世界,形成了夸张变形而又不失真实的现实景象。
。其次,以孩子天真无邪、毫无遮掩的口吻来叙述,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幽默讽刺效果,使作品亲切感人,真实生动。
·再次,作者将大量的似乎不登大雅之堂的方言口语写进作品,创造了一种迥异于欧洲优雅文学的语体风格。如黑人沙哑的拖腔, 农场妇女浓重的鼻音,村里吹牛家的刺耳的咝咝声,使作品语言真实明快,流畅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