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汪曾祺

作者介绍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3]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内容简介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作者:汪曾祺》

家贵在传承,父辈身上的特质影响他一生:汪曾祺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祖父白手起家,有两千多亩地,两家药铺,却生活节俭,一个咸鸭蛋要分两顿吃,爱花大价钱收藏字画。父亲多才多艺,会拳脚、爱音乐、写字、画画,还会用好的材料给孩子做花灯和风筝,陪孩子玩。汪曾祺说“我的童年很美”,所以他的一生受童年的影响,兴趣广泛,活得洒脱而有诗意。

本书主要围绕家和生活,分四辑:辑一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辑二自得其乐,随遇而安;辑三汤和天气好;辑四日日有小暖,至味在人间。是汪曾祺写给大家的美而幸福的“活法”,几乎囊括了汪曾祺最精华的散文,并附录汪氏三兄妹写“老头儿”和母亲的文章。是了解汪曾祺家风及生活的最佳读本。读一读汪曾祺的文字,你会觉得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会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目录

辑一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我的家/我的家乡/我的祖父祖母/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多年父子成兄弟/ 大莲姐姐/冬天/家书/“无事此静坐”

辑二 自得其乐,随遇而安

大妈们/和尚/ 闹市闲民/吴大和尚和七拳半/北京人的遛鸟/随遇而安/ 老年的爱憎/看画/自得其乐

辑三 汤和天气好

寻常茶话/泡茶馆/花园/北京的秋花/ 夏天的昆虫/人间草木/果蔬秋浓/ 葡萄月令/昆明的雨

辑四 日日有小暖,至味在人间四方食事 154

五味/故乡的食物/葵·薤/肉食者不鄙/鱼我所欲也/家常酒菜/食豆饮水斋闲笔/昆明的吃食

1 2 3 4 5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汪曾祺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