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看待传统文化的
史飞翔
我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对人们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东西是心生敬畏。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精髓。儒释道作为一种文化命脉和精神基因,早已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和血液,成为一种精神基因。在古代一个知识分子的一生总是从儒家开始,“大济苍生”、“为民请命”、“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然而当他真正踏入仕途后往往是事与愿违,于是在一连串的碰壁之后,难免心灰意冷,退隐林泉,正所谓“英雄到老尽归佛”。中国人得势时都是儒家,摩拳擦掌、积极入仕;不得意时都是佛道,退隐林泉、寄情山水。其实读书人无论入不入仕,都离不开佛道思想。一个文人头脑中,是儒的成分多呢,还是佛道的成分多,这除了受出身、经历的影响外,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他在仕途上走的是否顺利。南宋初临济宗宗杲禅师曾说:“今时士大夫学道,多是半进退,于世事不如意,则火急要参禅;忽然世事遂通,则便要罢参(禅)。”士大夫们得意时就去做官,把禅书放在一边;不得意时再拿出来,姑且又将做官放在一边。正是因为拥有儒释道的完美结合,中国的文人才能够过着一种进退自如、游刃有余的理想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宝库。儒家刚健有为,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万事看空,消极出世,慈悲为怀,普渡众生;道家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以柔克刚,安时处顺。儒家思想有利于进取,是处身顺境的支撑力量;道家思想适合处于逆境或赋闲,是命途多舛者的精神食粮;佛教思想更是人生经历大挫折的精神安顿剂。“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修行处世之道;而“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则是中国古代士人的精神生活艺术。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有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以易生智,以道养命,以佛开悟,以儒修身”,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世用,以老子思想来谋身,以庄禅思想来修心(娱乐)。对此,南怀瑾先生有一个精彩的比喻,说:“儒家是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早熟”的文化。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人生的关注,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部分,就是人生哲学。可以说,我们的先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就已经具有非凡的人生智慧,就基本完成了对人生的思考。后来,关于人生的各种著述,大多是对先哲的阐释与补充。梁先生一代宿儒,此话当是见道之言。
(本文系陕广新闻大型系列广播专题“青春陕军”之《史飞翔的文学三味》部分录音)
史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