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知道是第几次用这个题目;也不知道世间打从一千零四十年前的那个案子开始,东坡躬耕,沙湖购地,途中遇雨之后,到底多少文人骚客咸用此句。

三四年前,明月几时有,不应有恨,怀彼心境,写出恨意,大体意思就是,其实还是应该有恨,有恨,有恨……当然,本来想说老是有恨我们就得救了;不应有恨是很佛系的,算了算了;老是算了,肯定就比较没戏。但是恨着恨着,周围都是欢声笑语或者岁月静好的时候,你突然发现好没劲;恨什么,一千四十年前的时候,居士到黄州,食不果腹,朋友不复往来,发短信打电话也不回,他肯定是有恨的。不恨的是月缺花残的自然之力之理;有恨的是人祸与不公,这原本也不矛盾。

面对王相与神宗,他该恨还是恨,沉默并不是金。洒脱的是自己的生活,并不是自己的底线与态度。所以,东坡居士,才成了那个年代整个官场最不讨喜的人,新法既出,人民名义的背后是整个国家财政的强制性提升,他反对这样的新法;新法被废弃,里面有合理的成分,他又反对因人废法、人走茶冷。有担当的大丈夫不会做沉默是金的乌龟;苏轼的洒脱我们看得到,苏轼的坚持却被风花雪月掩盖,甚至被周围的鸳鸯蝴蝶派有意无意的忽略。

人都是要活着;某地某国活着尤其不易。是的,可以像太白那样,仰天大笑出门去,但如果你还有基本责任感哪怕是本国唯一合法组织家庭的基本责任感,也只能叹息何时了却营营;是的,也可以像杜甫那样苦哈哈的,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不过,仍然于事无补;如果,如果是三国年代,也许看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和他说,叫我一声大哥,我就教你学功夫,他可能就从了操耳;可惜,一介腐儒,痛定思痛,也只能强打精神,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冷罢不争春,泥中取粟,归根结底,要吃饭要生存还要活着,活着像个人,而不是被阉了的牛,那么,不应有恨就是有用的毒鸡汤,……这个角度上,散播毒鸡汤的未必真的罪该万死;当挣扎的时候,我们还是会顾忌一下残喘的姿势,这是人之为人的起码尊严。但,那不是让你息声用的。你可以张口,可以骂娘,总不能发出狗吠;你可以跌倒尘埃里,可以苟且,但总不能以之为傲;你可以吃不上饭的时候,喝杯河沟里的水,说声以茶代酒,但不能因此漠视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你可以在小人恶人施加迫害的时候,留一口气,还要引吭高歌,但肯定不是颂扬。是的,鸡汤可以告诉每一个朝不保夕的人,每一个不歌唱的日子都是对于人生的辜负;这个意义上,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做到了人生谷底的海豚音,但这不是不负责任的高调不是不着调的琵琶不是不问是非的空气震荡不是不知所谓的歌功颂德。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越狱,所以肖申克的救赎就是传奇;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风雨到来,气定神闲,所以定风波才觉可贵。

不知道苏轼有没有测过后人所谓的八字,驿马肯定很充分,颠沛流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其实也只是奢望,更多的时候,只能是一蓑烟雨任平生。来呀,干了这碗雨水; 还得上路不是……所幸,这样的人他是有朋友的;路上呀,它是有花有风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一蓑烟雨任平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