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时并不太了解自己,须到了特定环境后,潜在的性格才显现出来。
第五章 迅速进入角色
一级品率一直不到15%,大部分红糖都只能达到二级、三级,而且三级品居多。当时红糖都由供销社统一收购,不同的等级收购价格也不同。红糖品级低,卖的价格也就低,再加上高能耗,糖厂不亏本才怪。现在褚时健帮厂里改进了技术设备,红糖的等级提高了,单价相应提高了,燃料成本又降了很多,糖厂的利润自然一下子就提高了。丁连祥说:“厂长真是有本事啊,我们都服得不得了。”一系列改造后,糖厂有钱发足月工资了,第二年褚时健便宣布,不准许工人们再在非榨季去打工,大家沉下心来搞技术,学习技术。从丁连祥这些工人的角度来看,大家不出去打零工,整天在一起干活儿,工厂更像工厂了。而且,生活也安定了,丁连祥结婚后在糖厂一共生了5个孩子,家里人丁兴旺。
褚时健替他发愁:“丁连祥你咋个养哦?那么多娃娃。”丁连祥抱着孩子正乐:“厂长,娃娃嘛,好养得很,灰里土里,灰不溜秋就长大一个,不怕。”原料之重燃料成本下降了,出糖率提高了,工厂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摆在褚时健面前的另一个大问题是:原料。新平主要以种水稻和甘蔗为主,农民们因为更需要饱腹的粮食,所以都愿意种水稻。但国家有硬性的任务,就是必须种多大面积的甘蔗,这样才能保证完成县里的经济任务。农民种甘蔗没有种水稻那么历史悠久,经验多办法多,甘蔗林一旦出现问题,农民就束手无策。从糖厂的角度来说,甘蔗有问题,就意味着原料出问题,严重影响生产。
傣族人酷爱喝酒,而当时酒类属于凭票购买的紧俏物资,市场上买不到。褚时健便想到,用当时糖厂生产的甘蔗烤酒跟傣族村民交换甘蔗。用甘蔗渣烤酒是糖厂的另一主要产品,褚时健小时候在家乡就烤过酒,后来在元江的农场也烤过酒,干这个在行。他一到糖厂,就去糖厂的酒窖查看。糖厂用的是传统方法烤酒,长2米、宽1.5米的酒窖一次大概能出50斤酒。褚时健一听,知道这出酒量太低了。他把自己多年摸索出的烤酒经验传授给工人。首先是改良酵母菌。酵母菌买回来后,放到温糖水里培养,过段时间,酵母菌不断地长大,然后再泼到甘蔗渣上发酵。其次是让工人在酒窖盖子上盖上厚厚的一层泥巴,不让空气进去,这样就能把酵母菌培养得更充分,一窖甘蔗渣的出酒量便从50斤一下子提高到了100斤。
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须让相关各方能够利益平衡,都能从中获利。褚时健认为,做生意不能只想着让自己赚钱,适当让利,常常会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利益平衡也成了日后指导他在经营中做出决策的重要思路。
第六章 戛洒缘分
工资那么低,又不准发奖金,怎么办?只有在福利上动脑筋了,让大家得点实惠。实际上这在当年也是不允许的,稍不注意,就会被人抓小辫子,被扣上搞修正主义的帽子。但总是有机会可找的。1966年毛泽东发表了“五·七指示”,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让褚时健如同得了尚方宝剑,马上就组织职工成立了副业组,又专门招了四五个临时工,在河滩上开挖菜地。那些被洪水冲过的河滩上散落着大小石头,但石头下面全是好土。他们把石头翻过来,把下面的土刨出来,下面垫上石头滤水,上面铺五六十厘米的厚土,弄出了十几亩菜地。然后又把厂里猪圈里的粪肥施到地里,种出的大白菜、西红柿、辣椒、芹菜等都长得水灵灵的。
第七章 动乱岁月中的平静生活
“文革”10年,褚时健越发养成了沉默不善表达的性格,对家人更是如此。工作的繁忙、对时局的疑惑、做人做事时的如履薄冰,让他越来越收起自己外向的一面。
第八章 希望的光就要来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小事料理得好,大事才有本事料理。我一直相信这个道理。”褚时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