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闲来无事,就花了差不多三四个小时将余华的《活着》读完,读之前想着将余华的三部曲一起看了,但读完后,就再不想读其他两本了,心里真的承受不住。
这本书改编的电视剧《富贵》小时候在电视机上看过,我那时候差不多也就是小学、初中的样子,只知道富贵很傻,他们家也很可怜,因为我也是农村小孩,经常要在地里干活,看到剧中各种干活的场景也不陌生,没觉得多苦,只觉得他们家可怜,运气差。昨天晚上读完书,涌上心头的就两个字“苦”“惨”。
书中的剧情要写的比剧中大胆、丰富和完整。主人公富贵自己的一生倒也没啥,就是从一个地主家的“二流子”通过他辛勤的“努力”变成了佃农,那个时候连农民都算不上。后面才变为普通农民,我也是农民,我没觉得变为农民有啥可怜的。他的惨主要在于他的亲人一个个离去,给他带来的心灵凄惨。与其说是他惨,还不如说是他的亲人可怜,尤其是他媳妇家珍,好的一人啊。富贵年轻时各种胡来,连怀孕的家珍都打,可家珍对他不离不弃。如果从封建迷信的角度讲,富贵的亲人的可怜和凄惨,正是由于他们是富贵的亲人才变得这样,都是富贵造的孽。我就不说这些乱七八糟的,就从书中剧情来聊一聊,从几个让人久久意不能平的情节说一说。
首先第一点,有庆的死,虽然结果我是提前知道的,悬念是没有,但读起来真的希望有反转,希望有庆活着,长大后去作一名运动员。第二点,凤霞的死,读到这块的时候,心里有种想刀作者的想法。那么好的一个姑娘,作为聋哑人已经够悲惨了,好不容易看到凤霞和二喜结婚,我心想,凤霞终于离开富贵这个悲惨的家,可以过自己生活。婚后刚开始幸福的生活也让作为读者的我觉得,这应该就是凤霞的最好归宿,不要再波折了。当读到凤霞生孩子时,我都有了不想再读下去的想法,实在不想面对结果,因为我只知道我最不想看到的结果要出现了。唉,看着看着,明知道结果,但一直希望有转折,尤其看到医生说母子两人都好时,我都自己骗自己说,这个结果太好了。但真正的结果还是来了,凤霞死了,当时我就想找这个叫余华的作者谈谈,就不能通融一下嘛,凄惨就凄惨,起码让人活着啊,这本书本就叫活着,可偏偏把一个个本来就很可怜的人写死。
再接着,二喜死了,后面凤霞的孩子苦根也死了,作者连一个孩子也没放过。读到苦根死时,我都已经麻木了,同情感都被耗尽了,就等着作者赶紧把富贵和他那头也叫富贵的牛写死,大家都over了,不留一点痕迹,也干脆,可作者却偏偏就让富贵活着,连那头本该当时就要死或者两年就要死的牛,因为名叫富贵,也安好的陪着富贵活着好些年,也遂了他的书名。
看完这本书后,本来不想再写自己的感受,因为我能表达出来的可能就只是一点点当时的想法,内心真正的感受是写不出来的,有些想法我也不敢写,也没法说,可能在人生的某个经历中,会突然想到书中情节,共鸣一下。比如说今天,也就是看完书的第二天,看到新闻说,俞敏洪在一个直播谈到,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退身之所,当然他这个人作为一个资本家,没啥可值得谈的,我只是就以他直播谈的这些话以及再看了看评论区网友的留言,结合刚看完的《活着》,觉得书中富贵起码还有几亩地,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父辈没有多少积蓄,农村没有退路,背着房贷这么一批青年,再遇到这几年的疫情,他们只能拼命的工作,每个人都很卷,热血青年变成温顺的长工,现在谁还敢逆老板的麟,和领导讨价还价,谁还敢迈开步子卸下担子去闯一闯。每个人都只是不停卷起来,苟起来,等到房贷还清,儿女成家立业后,他们可能会说声,TM活着真不容易!
想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000多年过去了,希望如今属于寒士的千万间广厦能够早日到来,而不是现在的人接着表达这美好的愿景。
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