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读后感

杜甫是官二代,是唐朝的精英知识分子,表达的是精英阶层的思想。吴军曾经说过,要想成为精英,首先思想上要成为精英。下面我们简单梳理下杜甫的精英思想。

年轻的杜甫,壮志凌云,渴望建功立业,在泰山写上了,会当凌绝顶,一栏众山小的豪言壮语。那个时候的杜甫,才华横溢,他曾用读书破万就,下笔如有神形容自己,也用,语不惊人死不休来表达自己对于文字的追求。而晚年的杜甫却特别谦虚,甚至自嘲,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来形容自己。

你很难想象,这些诗歌都是出自杜甫。经历过国家由盛转衰,自己的事业从巅峰跌落谷底。杜甫很忧国,他无比感慨地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长安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长安,当年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映入眼前的是,很久没有人修剪的杂草。

很多贵族死于安史之乱,很多才子佳人为了躲避战乱,寄居山谷。杜甫很忧民

感慨地写道,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从安史之乱开始,忧国忧民一直是杜甫思想的主流。无时无刻不在心系国家,挂念人民。即便是处在安逸的成都,他也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

为了躲避战乱,再加上好朋友严武镇守成都,杜甫在成都定居了。成都气候迷人,生活不愁,杜甫过了一段富足开心的生活。

俩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描绘的都是美丽的成都。在这段时间杜甫也表达了对妻子的眷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让人看到了爱情的甜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的是兄弟不在身边,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在成都,杜甫游览诸葛祠堂,看到武侯祠的时候,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偏安成都不是自己的本意,对于杜甫来说,他永远都是渴望建功立业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的是事业不成的遗憾,更是寄希望于未来,渴望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

在成都期间,杜甫经常关心国家大事。听说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杜甫特别高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描写的就是当是的喜悦。

好朋友严武离开成都,杜甫依依不舍。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表达的是对于挚友深深地眷恋,更是把漂泊在外的孤独感,抒写得淋漓尽致。

后来严武离世,更是让杜甫伤心欲绝。他写道,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种孤独感,我觉得只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可以相提并论。

因为好朋友的严武的离开,杜甫离开成都,继续漂泊。在漂泊过程当中,写下了那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诗歌《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现在读起来,都觉得力透纸背,那种漂泊感,孤独感,震撼心灵。

杜甫扣住了那个时代的脉搏,表达了那个时代精英知识分子的精英思想,因为战乱,很多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背后的孤独,漂泊的心酸,杜甫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替他们大声地喊出来。

江南逢李龟年,高度浓缩了国家四十年的沧桑巨变,如何又盛转衰,个人如何背井离乡,身世浮沉。成为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题眼。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寥寥数比,承载了国家和个人的沧桑巨变,更承载了那个年代精英知识分子所有的家国情怀。

经典永流传,杜甫永不褪色。即便是现在,你依然可以跟杜甫产生强烈的共鸣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杜甫诗歌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