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凡我经手的,每次再版,我都要对照原文逐首逐字修改译文。越是流行的篇什修改的次数就越多。
叶芝人称“自我批评家”,对诗艺精益求精,几乎每首诗都是改了又改,直至一字不易的完美。能给别人改稿的是编辑,能给自己改稿的才是大师。
你们要学文学翻译,只需把拙译的新旧各版拿来对照着原文来比对研读,肯定会有所得。不传之秘即在其中矣,唯有心者得之。不过,在研读之前,如果自己也先试译一遍,效果会更好。
其中有不少作品的确有模仿斯宾塞和雪莱等前人的明显痕迹,大多抒写遥想神仙英雄骑士淑女之类的思古幽情,但也有不少作品已开始表现爱尔兰和诗人私生活题材了。
原作者的语言是海,译者的语言只是池塘,不禁哑然失笑。这是说,译者比原作者的词汇量差远了吗?
【我的诗评】
所有诗歌都译成了现代自由诗,弄得好像外国诗都是一个口味,乏味枯燥到了极点,超级变扭,根本感受不到诗歌的魅力。叶芝的那首《当你老了》翻译成古文才是最有味道的,能让人沉醉其中。翻译成白米饭就真的诗味全无了。
【原文】
原文的文体华丽繁复,而译文的文体朴拙单纯吧?实际上,我在翻译的时候,心中总是为读者着想的,生怕用词太生僻,太文雅,不合时宜,读者看不懂。可现在有一种不正之风,推崇绮靡、生僻甚至怪异词藻。例如今年高考,据说又有一位考生用文言文写作文得了高分,其用词之艰涩生僻令阅卷老师都汗颜拜服。实际上,在韩愈提倡“惟陈言之务去”的古文运动之后,古人也不会写那样佶屈聱牙的伪汉赋风或尚书体了。可见,掉书袋、弄词藻、尚文雅、喜意译是初学者易犯的毛病,而初学者还自以为是优点呢。
学国画,除书法基础外,先学工笔,后学写意是正途,否则易失之狂野粗陋。学译亦然,应先求精确,以直译为主,熟练后自会变通。以意译为主,不是初学,就是外语不够好,否则就是狂妄。
【我的书评】
诗译真的是门学问
中英文字句语境的差异
直译难免生硬晦涩
颠七倒八
译者说不想破坏原诗的韵味
但是如此这般翻译过来
逐字排列 拼凑 不成句
也是倒人胃口
【原文】
喜用华丽词藻、成语、熟语、生僻语、陈腔滥调的文学用语,甚至生造词语,都是初学者的表现。
译后最好放一段时间再看,不要急于拿出去发表。人说翻译是遗憾的艺术。我早年发表太快,后来译著一有机会再版就修改,改无止境。自己能修改自己的译作,是翻译水平提高的标志,创作也是同样;
我对译诗的要求是:不增一字,不减一字,不错一字,字字有着落;
译者如演员,好的译者应该是性格演员,千人千面;坏的译者是本色演员,千人一面。译者应隐身在译作后面,而不应突出到译作前面。曾见有译者把莎士比亚也译成现代自由诗模样,这就近于庞德所为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多人在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总是看课程视频,比如说学习数学,大家看到老师在黑板上走笔如飞,思绪跟着老师一点点探索,最终把答案计算了出来,当时那一刹那觉得自己也会了,就没去自己亲自上阵操练过,等到考试时发现脑袋一片空白,老师怎么推算出来成了未解谜团,终于归还是败下阵来。
【我的书评】
现在很多大学搞学术性的老师,教授学生的时候全部都停留在玄之又玄的理论课上,连实践性质要求最高的计算机专业都还在偏重于教学生钻研那些一辈子可能都不会涉及到的理论课,而教授他们的老师却可能连最基本的代码都不会敲写,只是停留在口水层面。
【原文】
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就翻译而言,我更多是个实践者,而不是研究者。我做过,错过,改过。
《叶芝抒情诗全集》译者序
【我的书评】
有些地方我们需要亲自见过,踏上那片土地才能体会到那股震撼人心或者沁人心脾的美,这绝不是通过手机屏幕或者文字能够传达出来的,而是需要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置身其中,让自己被震撼,被洗涤,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明明在电视上已经看过风景片了,也阅读过别人的旅游摘记,但却并没有引起共鸣,唯有自己真正去了那个地方方才感受到了书上所言非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