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叶芝诗全集》叶芝(上)

【原文】
踏上爱尔兰绿色的国土,漫步首都都柏林街头,就好像重读叶芝的华章,以往觉得陌生的地名和朦胧的意象都变得真切而清晰起来。

伦敦“诗人角”位于泰晤士河畔古老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中,它是英国文豪们长眠之所。

康奈尔大街上的纪念雕像、市立美术馆里的绘画作品等等历历在目,无不令人想起叶芝的那些著名诗句。

【我的书评】
千百年来,叶芝雕像矗立于此,哲思与长须一起飘逸,心神和时光上下飞驰。


【原文】
那里古风犹存,镇中心矗立着一尊青年时代的叶芝全身铜塑立像,颀长的身体上铸满他的诗句,被风鼓起的衣襟仿佛梦想的翅膀。

【我的书评】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原文】
这似乎是他完满的人生之旅的象征,而他的灵魂仍驾着飞马珀伽索斯,超越生死,驰向永恒。

【我的书评】
殖民主义下的作者无不有此心境。这是弱势群里的失语,这是被压迫者的不甘和卑屈,但殖民者同时也带来了世界语言,让保守的国门得以见到世界的广袤无际,每一个有这样经历的先贤肯定都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为处于这样尴尬境地而脸红。


【原文】
他恨英国人造成了他不能用爱尔兰的民族语言盖尔语写作的事实,同时又爱使他得以直接学习莎士比亚等大师并且使他自己的作品得以更广泛流传的英语。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尴尬地位,才使他在从事文学创作伊始就感到确定身分的迫切需要。

【我的书评】
既要寻找自己民族的风情,也要融入到所在国家的社会。


【原文】
他既必须背离英国文学的传统,退回到爱尔兰的本土风景中去寻找灵感,又必须把所获纳入英语的包装。

叶芝本想借戏剧的形式教育群众,在现代人中间恢复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但他以爱尔兰神话为题材的风格崇高的象征主义诗剧不像格雷戈里夫人和辛格的现实主义剧作那样受欢迎。而且,小市民的庸俗反应常常令他失望和愤怒。

诗集《苇间风》问世,获当年最佳诗集“学院”奖,确立了叶芝作为第一流爱尔兰诗人的地位。有论者认为这部诗集标志着现代主义诗歌的开端,犹如一百年前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端。

在叶芝眼里,贵族是人类文化精华的保存者和传承者。与此相对的是保存和传播口头的民间文化的乞丐、浪人、农夫、修道者,甚至疯人们。叶芝有许多诗作就是以这些人物为角色,或者干脆是他们所说所唱的转述。这些构成了叶芝的智慧来源的两个极端。然而,在现代风云的冲击之下,这一切都在渐渐消亡。

他似乎又恢复了对现象世界冷眼旁观的态度,不辍地在变化中寻求永恒。然而他对社会现实的敏感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深刻了。

不得回报的爱升华成了一篇篇感情复杂、思想深邃、风格高尚的诗,它们贯穿于叶芝的第二本到最后一本诗集中。

很可能最初还是出于对其肉体美的爱悦,但青年人耽于理想的气质使他的爱在诗创作中向灵魂的境界升华。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叶芝一生执着追求建立超乎诗之上的“信仰”体系,而不像一般现代派诗人那样热衷于诗艺技巧的实验。

但由于该书近乎荒诞不经又驳杂晦涩,遂赢得了“庞杂而古怪的伪哲学”或“粗劣而无价值的自制品”之讥。


《叶芝抒情诗全集》译后记

【我的书评】
老实说,诗歌翻译确实困难,可是我更希望你在翻译完成后有个诗歌赏析呀。你都会翻译了,赏析对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吧,但是对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可不一样,那是解题的关键呀!不然,鬼才看得懂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叶芝诗全集》叶芝(上)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