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美是世间治愈一切的良药》梁实秋

摘要:旅行是一种逃避,逃避人间的丑恶。


​人太多了嫌闹,没人陪着嫌闷;耳边嘈杂怕吵,整天咕嘟着嘴又怕口臭。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但是也还想拉上个伴。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得住孤独。在社会里我们觉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人居多,避之惟恐或晚,在大自然里又觉得人与人之间是亲切的。到美国落基山上旅行过的人告诉我,在山上若是遇见另一个旅客,不分男女老幼,一律脱帽招呼,寒暄一两句。这是很有意味的一个习惯。大概只有在旷野里我们才容易感觉到人与人是属于一门一类的动物,平常我们太注意人与人的差别了。
​旅行是一种逃避——逃避人间的丑恶。
“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的住孤独”!
孤独的旅人有很多,但是在路上遇见同道的驴友也总是兴奋不已。

篇名《悲观》。

摘要:摘要:自杀者是长乐的人,幸福者倒是悲观的人。

​悲观不是消极,所以自杀的人不是悲观,悲观主义者反对自杀。
悲观是从坏的一方面来观察一切事物,从坏的一方面着眼的意思。悲观主义者无时不料想事物的恶化,唯其如此,他才能最积极地生活。换言之,最不为虚幻的希望所引入歧途,最努力地设法来对付这丑恶的现实。
​叔本华说,幸福即是痛苦的避免。所谓痛苦是实在的,而幸福则是根本不存在的。痛苦不存在时之状态,无以名之,名之曰幸福。是故人生之目标,不在幸福之追求,而在痛苦之避免。人生即是由一串痛苦所构成。能避免一分的苦痛,即是一分的幸福。故悲观主义者待人接物,步步为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悲观主义的真谛。从坏处着想,大概可以十猜十中,百猜百中;从好处着想,往往一次一失望,十次十失望。所以乐观者天真可爱,而禁不住与现实的接触,一接触希望就泡沫一般破灭。悲观者似乎未免自苦,而在现实中却能安身立命。所以自杀者常是乐观的人,幸福者倒常是悲观的人。
​对幸福最别具一格的解读。
佛说人生八苦,离苦则得乐。
幸福三点:
一、能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二、想做什么便能做什么(不违法)三、知足常乐

篇名《废话》。

摘要: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难矣哉。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开端第一句“环滁皆山也”,不说废话,开门见山,是从数十字中删汰而来。后一段记的是陈后山为文数百言,由曾巩削去一二百个冗字,而文意更为完整无瑕。凡为文者皆须知道文字须要锻炼,简言之,就是少说废话。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难矣哉!”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翻译】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言语都和义理不相关,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很难教导。”

篇名《谈幽默》。

摘要:幽默引人笑,引人笑者并不一定就是幽默。


​我有一次为文,引述了一段老的故事:某寺僧向人怨诉送往迎来不胜其烦,人劝之曰:“尘劳若是,何不出家?”稿成,投寄某刊物,刊物主编以为我有笔误,改“何不出家”为“何必出家”,一字之差,点金成铁。他没有意会到,反语(irony)也往往是幽默的手段。

与“幽默”偶遇,让人眼前一亮,会心一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美是世间治愈一切的良药》梁实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