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馋》。摘要:馋非罪。
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
人之犯馋,是在饱暖之余,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美味,喉头像是有馋虫搔抓作痒,只好干咽唾沫。一旦得遂所愿,恣情享受,浑身通泰。
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
现在吃东西都觉没滋没味了,一是没有了期待的过程,二是没有了品尝的乐趣,三是对食物的不尊重,四是食材良莠不齐,五是花样众多,选择困难。
篇名《骂人的艺术》。
摘要:一语不合,面红筋跳,暴躁如雷,此灌夫骂座,泼妇骂街之术,不足以言骂人。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骂人的人。骂人就是有道德观念的意思,因为在骂人的时候,至少在骂人者自己总觉得那人有该骂的地方。何者该骂,何者不该骂,这个抉择的标准,是极道德的。所以根本不骂人,大可不必。骂人是一种发泄感情的方法,尤其是那一种怨怒的感情。想骂人的时候而不骂,时常在身体上弄出毛病,所以想骂人时,骂骂何妨。
但是,骂人是一种高深的学问,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试的。有因为骂人挨嘴巴的,有因为骂人吃官司的,有因为骂人反被人骂的,这都是不会骂人的缘故。
(一)知己知彼
(二)无骂不如己者
(三)适可而止
(四)旁敲侧击
(五)态度镇静
(六)出言典雅
(七)以退为进
(八)预设埋伏
(九)小题大做
(十)远交近攻
善良也要锋芒。什么是锋芒?
篇名《谈话的艺术》。
摘要:谈话和作文一样,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
一个人在谈话中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独白,一是静听,一是互话。
谈话不是演说,更不是训话,所以一个人不可以霸占所有的时间,不可以长篇大论的絮聒不休,旁若无人。
是说话的声音之大小需要一点控制。一开口便血脉偾张,声震屋瓦,不久便要力竭声嘶,气急败坏,似可不必。另有一些人的谈话别有公式,把每句中的名词与动词一律用低音,甚至变成耳语,令听者颇为吃力。有些人唾腺特别发达,三言两句之后嘴角上便积有两摊如奶油状的泡沫,于发出重唇音的时候便不免星沫四溅,真像是痰唾珠玑。人与人相处,本来易生摩擦,谈话时也要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所谓“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亦不难觅取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