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娓娓不绝言谈。语出《晋书.胡毋辅之传》:彦国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絶,诚为后进领袖也。
篇名《聋》。
摘要:聋固然听不见,不聋,也听不见。
话是不错,不过我尚无这么大的福分,尚未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的地步,种种噪音还是多多少少使我心烦。饶是我聋,我还向往古人帽子上簪笄两端悬着两块充耳琇莹,多少可以挡住一点噪音。
“‘人嘴两张皮’,最好蜚短流长,造谣生事。
典故
充耳,一种垂挂于两耳的“耳塞”,位于冠上,属于冠服的装饰品,一般为玉石,香木,或宝石所做,根据品级,社会地位不同而不同,形制有“三长两短”之制,
在西周王朝至春秋、战国时期,王室属臣的官冠两侧皆有以丝绳垂坠的两块美玉,休息时用其塞住耳朵,又称“充耳”,如同今日的耳塞。
平常上朝时,大夫们“冠配充耳”是一种礼制,诸侯、王公大臣站立堂下,要恭敬仰视君王,不得左右顾盼,若脑袋左右一晃,“充耳”即会以惯性击打自己的耳廓和面颊,以示“自惩”。
篇名《信》。
摘要:嘴唇只有在不能接吻时才肯歌唱,情人们只有在不能偶偶私语时才要写信。
我所说的爱写信的人,是指家人朋友之间聚散匆匆,睽违之后,有所见,有所闻,有所忆,有所感,不愿独秘,愿人分享,则乘兴奋笔,借通情愫。写信者并无所求,受信者但觉情谊翕如,趣味盎然,不禁色起神往。
书信写作西人尝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其亲切细腻仅次于日记。我国尺牍,尤为精粹之作。但居今之世,心头萦绕者尽是米价涨落问题,一袋袋的邮件之中要拣出几篇雅丽可诵的文章来,谈何容易!
出自:《从前慢》 木心·现代
记得早先少年时
Remember the old days
大家诚诚恳恳
when everyone was sincere
说一句 是一句
one’s word is one’s bond
清早上火车站
The dawn of the train station
长街黑暗无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