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今生读已迟

回老家看一下爸爸妈妈,归来已迟。

黄庭坚说,书到今生读已迟。

迟,也有迟的韵味。至少证明事实的存在,到底还能让自己继续努力做点什么。

李清照的“迟”: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

不知这一夜,她因何大醉,以致来不及卸妆就和衣而睡,但梅花的残枝似乎代替她诉说着衷情。

柳永的“迟”: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少年游》

长安古道上,谁骑着瘦马在缓缓地行走;高高的柳树上,秋蝉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这里的“迟”是慢,是缓,是中国画水墨般的淡淡晕染。

欧阳修的“迟”: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渔家傲》

最喜“暖日迟迟”四个字。

春天来了,天气暖了,花儿绽放了。踏青的人儿啊,在一起悠闲地春游赏花,姑娘们的美丽堪与花比。

这幅画面,是传统的、中国的、年青的、普世的,多么美好!青春值得羡慕。

孟郊的“迟”: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游子吟》

这首诗从唐代开始行走,一走已越千年。千年后,我们依然听到一位母亲的心声。

她不善表达,只在孩子临行前,一针针一线线缝缀着孩子的衣裳……这密密的针脚是爱的启蒙,也是母亲书写的另辟蹊径。

颜真卿的“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好好学习,真的要等到老去,才会真心后悔读书迟了吧?

如今,颜真卿的劝勉依然具有时效性,让人到中年的我一次次刷新自我认知的可能。我们读书是有点迟了,所以得去偷,偷来点点滴滴的时间去体验、去寻找、去完善自己。

杜甫的“迟”: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

春天暖暖的太阳普照着大地,山河一片无比秀丽。春风轻轻地吹送,送来初放的百花,送来茵茵的芳草,送来淡淡的芳香。

这里的“迟”是温暖的,简简单单、纯纯粹粹的,有着属于春天的力量,内在生长的力量。

陈与义的“迟”: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岳阳楼二首》

长江之西、洞庭湖之东,矗立着巍巍岳阳楼。黄昏里,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也悄然静止。

夕阳虽迟,然而“静”是核心。

我陡然发现,“迟”虽有遗憾,然而也可以是暖的、静的、美的。读这么几首诗词,竟让我感受到一种鲜活,心为之一动,甚至借此度过了焦虑的桥。也许,它让我回到了情感发生的彼时彼地。“迟”,大概也可以成为现代人的心灵之撑。

迟,也是生命的直觉。我们不必太急,孩子们也不必总是挤在同一辆早班车上。迟一点、缓一点,可以喘口气,可以舒畅地长谈:谈学习,谈生活,谈读书,谈意义,谈恐惧,谈得失,谈成长的压力,谈情绪的释放……

迟,是一个退守、缓冲和滋养的空间。

时光不早,天已漆黑。在秋虫的低鸣声中,“迟”有点像生命的秘密花园。只是,我们能否为自己、为孩子造一个“迟日”般的秘密花园呢?它代表成长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书到今生读已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