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庵诗话》读书笔记,顾随著 -韵是修养来的

擦洗一天,非常累。

晚上,好不容易坐下来,翻几页书缓解疲惫。《驼庵诗话》,顾随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8月北京第1版。

读了才知道,《驼庵诗话》和之前买的《顾随先生诗词讲记》有太多相似。不过,就当旧书重读,也挺好。

这本书的装帧古朴,如先生为人。

先生说,人、我之间,常人只知有我,不知有人。

先生说,一切文学的创作皆是“心的探讨”。人、我之间,首先得知道自己的心,然后才有“换他心为我心”。

文人是自我中心,由自我中心至自我扩大至自我消灭,这就是美,这就是诗。

自我中心,如厅堂中悬一盏灯,光彩照处即为光明,光所不及处便是黑暗。愈近愈明,愈远愈暗。

陶渊明有诗心,才能“种豆南山下”。他有一分心,专一分心;有一分力,尽一分力。

先生说,学做人便当是此办法。

诗心,一要恬静,一要宽裕。

感觉明锐,心才活泼泼,而又必须恬静、宽裕,才能让“心”转“物”成诗。“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三),与燕子谈心,凄凉已极,但又不失陶先生固有的恬静。

宽裕然后能“容”。

诗心能容,则境界自广。

恬静然后能“会”——体会——心会。

流水不能照影,必静水始可。

恬静,然后能观。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杜甫《倦夜》),天地之间似乎只有“萤”和“鸟”,眼之所见即耳之所闻,一切痛苦在其中,一切旷达在其中,一切寂寞在其中。这是老杜在乱中之静,动中之静。

先生说,好的抒情诗都如伤风病,善传染。如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九辩》)这一句,千年之后读来仍觉秋之悲。

有魔力,能动人。

先生说,凡天地间所有景物皆可融入诗之境界。“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陈简斋《中牟道中二首》其二),这句真好,以浅近代表深沉的悲哀,表现出风雪之中的沉痛。

有风,有土,有沙。

世上不是只有棋琴书画,更有柴米油盐。

文学作品不能只是字句内有东西,须字句外有东西。在心上不走,不是意,而是韵。

言有尽而韵无穷。

韵是修养来的,非勉强而来。修养需要努力,最后消泯努力的痕迹,使之成为自然。

水日日长流,花年年常开,岁月一去不复返。生活慵常,时日不多,我尚需努力。

今日,略为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驼庵诗话》读书笔记,顾随著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