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调动我们的听觉感官,从多个层面感受杜甫《石壕吏》的深层含义。
一、先“听”这首诗的两处“含而不露”
一是石壕官吏话语的隐含,二是老翁一家人最后命运的隐含。
从孩子们之前背诵过的《寻隐者不遇》谈起,童子有三答,却看不到来访者的三问,因为诗歌本身就是凝练的语言,答案之中可以理解到问的问题,更能凸显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石壕吏》与之有相似之处,全篇都是老妇在答话,貌似官吏没有发话似的,想想看,一个平民百姓家的老妇人怎么敢这么随意地在官员面前谈这么多的话呢?这只是一种写法,以答语来间接显示问话的内容。
请同学们进行二人的对话展示,听者能够感受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强烈对比,也能感受到不同的搭档在想象石壕吏话语的咄咄逼人,与老妇的步步后退形成鲜明对比。
听学生分析最后一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隐含的信息:
这家人,命不久矣!
仅剩的一男还能在战场上活多久呢?老妇到军营里面去做饭了,“力衰”的她还能支撑多久呢?老翁此次侥幸逃脱,还会有下次来“捉人”哪,那个时候能如此幸运吗?其他人都没了,小孙孙的母亲估计也要饥饿致死了吧?因为他们家里穷到“出入无完裙”,而且那个时候还有老翁和老妇啊!小孙孙的活命概率又有多大呢?
听得这一层层的剖析,不由得心惊!
二、再来“听”村子里声音高低变化隐含的信息
最初的夜,按照常理应该是寂静的。
很快,夜,就变得喧嚣了!“夜捉人”的“吏”的到来把夜的寂静给打乱了!虽然官方可能取名为“征兵”,可是凶悍官吏的到来,只会让老百姓感到恐惧。这喧嚣声里,一定有快马加鞭的声音,有酷吏砸门、踹门的声音,有百姓苦苦哀求的声音,有孩童被吓哭的声音……学生说,还要有狗吠的声音(学习《桃花源记》知道“狗吠”的象征意义了),又增加了夜的几分寂静。
当一切又渐渐趋于平静,大家都知道:这平静中隐含着多少人家的生离死别之痛啊!
三、记得“听听”那“如闻泣幽咽”中饱含的苦楚
听啊,是谁,在泣幽咽?
老翁?小孙孙?无完裙的母亲?都可能是,更有可能的是被带走家人的人的泣幽咽吧?
总是隐而不露的描写,总能引发读者一点点地深思,从一家人想到一村人,再联想到安史之乱中的万万千千人,诗文的社会价值就更有分量了!
四、也来“听听”次日告别时的话语
次日告别,只要老翁送出门外。
听一听,“我”会与他说些什么呢?祝愿他们一家早日团圆吗?明知不可能了!提醒他保全自己和家人吗?明知他根本无能为力!
四目相视,无一句话语,挥挥手,各自珍重,走吧……
“听”出来《石壕吏》的精彩,原来有诗圣杜甫太深沉的情感在其中,原来有巧妙的留白让人深度思考,原来有隐而不露的内容扣动心弦,原来以小见大的写法如此能表达家国天下的情怀。
好诗文百回读,越读越能感受到杜甫之所以被誉为“诗圣”的原因,以及他的诗文的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