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花飞话清明

文/王世杰

丝丝缕缕的小雨,也许是冲着面前这个无数人期盼的清明节而来,连续多日,总是那么耐着性子不紧不慢地下着,让整个山川一下子变得清灵和湿润了许多,特别是那些先叶而绽的花儿们,像赶着趟儿似地在雨雾中纷纷露出笑脸,给鄜州大地婆娑出了张力无穷的诗意。雨,当是清明最真切的代表,亦是思念最具格调的载体。我,瞅着那屋檐上均匀分布又绵纤万千的滴水,心想那应该是满天下人的心思聚自穹空而有序垂降,把清明时节所有人的情绪梳理、晕染和贯穿到了极致。

时光的步伐总是显得那么快捷,感觉好似在一次无意的转身之间,又一个新的年轮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来到了近前,清冷了许久的气温默默地柔和起来,从山那边走过来的风儿不再让人嫌弃和讨厌;四野里知名的不知名的花草树木,都不同程度地披上了绿晕和色彩,使人们感觉肃杀遍野、混沌酷冷和死气沉沉一冬的大地,被花瓣儿缤纷坠落撞醒而复活,生命萌动的气息不可阻挡地朝着人群徐徐袭来。行走于这样的氛围之间,我的耳际便会不由自主地诵起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的佳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清明,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夏历冬至后的第106天。清明节大约始于古时的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书》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莅临,气温渐升,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时间,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之农谚。

在我国锦绣的大江南北,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特别是历史悠久的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为中华民族最隆重和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着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在此节日里,人们通过扫墓祭祀以及缅怀祖先和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与敬重,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增添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融通,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极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2006年5月20日,清明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还批准了每年清明节当天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举办国家级黄帝陵祭祖大典。到了2008年,国务院还正式颁布清明节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并且放假一天。次年,鉴于清明扫墓的路途长短不一,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清明节假期增加到三天并延续至今。

追溯起清明节放假的制度,其实我国自古就有。时序从遥远的上古递进到唐宋时期,清明扫墓已经成为广泛的习俗,但官员们回家扫墓往往延时归来,会耽误一些正常公务。鉴于此唐玄宗下令寒食节、清明节放假四天,后来又增加至七天,这才让官员们能够去从容返乡扫墓。宋承唐制,《岁时杂记》中有曰:“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一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说:“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第105日,清明节为第106日,同为中国传统节日,由于挨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说起寒食,初次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后世发展中逐渐增加了拜扫展墓、禁烟、祭祖、踏青、秋千、蹴鞠、牵钩(拔河)、插柳、钻木取火、放风筝、赏花、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等许多活动内容,并且形成民间经久的习俗,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

至于寒食节的起源,想来并非每一位国人都能够完全知晓。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在众随从陪同下流亡异国他乡,其中的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甚至在公子几天滴水与粒米未进而瘫倒在地时“割股啖君”。重耳发誓,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尽力报答众人,特别是介子推。他励精图治,终于在出逃十九年后当上了晋国君王,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春秋五霸之一的一代名君“晋文公”。然而此时,介子推没有与众臣子一起去接受高官厚禄,而是悄无声息地选择了携老母归隐于仿佛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

这与众不同更让无数人不解的介子推,母子二人在家靠编草鞋艰难度日。当邻居知道后多有心理不平地向介子推寻问:“你看人家都受到了封赏,没有你割股奉君的功劳,哪有国君的今天,你怎么不去请赏?”介子推坦静地回答道:“献公之子几人,惟主公最贤。以国属于主公,诸臣不知天意,争据己功,吾方耻之。吾宁终身织履,不敢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也。”其母非常赞同儿子的意愿,过着简单贫寒的隐居生活而无任何怨言。晋文公闻知后派人追到绵山意欲封赏有过大功的介子推。可山林浩瀚如海,要找到两个人并非易事,晋文公便采纳了手下臣子提出的一个“损招”,于大山的三面放火,以把介子推逼出相见。

不料事与愿违,大火燃烧了三天,将满山植被几乎烧光也没能见到介子推的踪影。原来他们母子背靠一棵大柳树凄惨地逝去。其树中间有一洞穴,晋文公发现里有一片衣襟,上面用鲜血写着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文公见状恸哭之余,极其感念忠臣之志,遂命将其厚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此便被认为是“寒食节”的由来。第二年,晋文公带众前来祭奠介子推,发现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觉得诧异,于是赐之“清明柳”,将寒食节第二天定为清明节,是为民间广大百姓祭奠、缅怀先人的日子。其史海中的真实是,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改火旧习,即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以确定,寒食节是起源和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一带古时较早以及深入人心的节日。

也许是民间广泛流传的缘故,人们一般习惯地认为寒食节原发地是在山西省介休绵山。不管怎么说,它距今已有2640多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应生要早358年。寒食节,亦被称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对远古旧俗的承袭。当时每每到了初春季节,气候往往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骤生山火。古人在此时要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度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进行焚烧,称为人牺。这样慢慢地相沿成俗,便逐渐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关于寒食节的起源过程,著名的《辞源》、《辞海》中都有恰当释义。其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来又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明罚令》、《晋书.石勒传》、《水经注.汾水》、《齐民要术.煮醴酪》、《葵辛杂识》、《岁时杂记》等多个朝代或时期的典籍;历代文人有关寒食清明的诗词歌赋更是不胜枚举。

无论是寒食节还是清明节,无论是两个节日融合为一个节日,都喻示和代表了古国人民对忠诚、爱国、廉洁、政治清明的千年如一的赞许与执著。由过去推崇介子推忠君爱国和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至今时成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因而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和矢志弘扬与传承。一个节日,能够世代延续和千年不衰,不能不说这个节日已经根深蒂固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而不容缺失。每过一次清明节,我们就会觉得就是一次对心灵的呼唤,在不断增长对祖辈的无限感恩的同时,也会更加增添了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与依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手捧一束素洁的鲜花献于祖茔,聊表对先辈的满腔感恩之情,也借助花香的陪伴,让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不会孤单;然后坐在墓冢之前,在深忆过去于父辈膝前生活的一幕幕往事的同时,更会去畅想一番那些曾经为国家解放、为人民翻身而献身的民族英雄们的千古不朽之功,虽然才学欠缺写不出像杜甫、白居易、杜牧、韩愈、柳宗元等等大家们那样把关于清明时节的心思抒发到极致的经典诗行,以及无法成就与宋金元词曲相媲美的诗歌艺术奇葩,却也难免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思想深处会滋生出一种与平日里不一般的情愫,心灵境界也会自然而然地攀升至一个新的规格与层次,从而学会让当下与未来的每次生活经历都摇曳着诗意。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踩着满地桃花的瓣片,尾随樱花随风翩翩的粉红,我因依例踏青而置身于春意盎然、群峦流韵、生机盎然的郊野,突感一丝茫然,竟已分不清了这眼前是色彩是画廊还是梦境?在如此思绪盈怀、河山静宁的日子里,我暗暗思衬,何不用花开花落那清淡细微的素音冲泡一杯淡茶,好使自己多有收凝的心情,在被洇润的过程中坦然地放松和让灵魂在那烟雨濛濛的山水间放飞与驰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雨滴花飞话清明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