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苏轼

第19页
读书笔记

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帕布莉卡阅读(133)评论(0)赞(0)

很多年前,看过刘亮程先生的一篇文章《狗这一辈子》,其中写道:“一条狗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厉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了解人意了均不行。总之,稍一马虎便会被人炖了肉剥了皮。狗本是看家护院的,更多的时候却连自己都看不住。” 刘亮程...

读书笔记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帕布莉卡阅读(110)评论(0)赞(0)

(一)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曾任翰林学士、参知政事。他在政治上、文学上、史学上的造诣很高,参与了范仲淹的“庆历变法”运动,平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文词,开创了宋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提携...

读书笔记

林逋:清澈的爱,只为你

帕布莉卡阅读(114)评论(0)赞(0)

(一) 梅花是一年之中最早开放的春花,一般在万物凋零的寒冬独自绽放,不与其它花卉争芳斗艳,具有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和谦虚礼让的品质,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历来为无数文人所称颂。 自古到今,吟咏梅花的诗词灿若繁星,仅宋代就有很多名家写过,比如卢梅...

读书笔记

周邦彦 李师师与宋徽宗,一段浪漫而狗血的故事

帕布莉卡阅读(96)评论(0)赞(0)

(一) 话说北宋末年,有一天,大学士周邦彦闲来无事,便到京城最负盛名的青楼怡红院去放松,与当时著名的歌姬李师师私会。这李师师据说是东京城染坊老板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将她寄在佛寺,老僧为她摩顶时,她突然大哭,老僧便觉得她与佛有缘,因为当时大...

读书笔记

目之所及,皆是遗憾

帕布莉卡阅读(106)评论(0)赞(0)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玄宗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和“四明狂客”贺知章的推荐下,四十二岁的李白终于等到了玄宗皇帝的诏书,诏他进宫。日思夜盼,梦想成真,李白很兴奋,满心欢喜,感觉自己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于是,立刻回到南陵的家中,与妻儿告...

读书笔记

时代的挽歌

帕布莉卡阅读(109)评论(0)赞(0)

(一) 吾爱读唐诗,继续说老杜。 杜甫和李白一样,是家喻户晓的大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两座璀璨高峰。但两人仍有不同,李白生前就名声大震,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四十一岁的李白来到京城长安,把他写的《蜀道难》呈给时任太子宾客的贺知章。贺知章读...

读书笔记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月落潮平是去时

帕布莉卡阅读(104)评论(0)赞(0)

(一) 对于元稹,世人评价很不一致。有人说他是花心渣男,疯狂地追求过初恋崔莺莺,给她写过“莺藏柳枝无人语,惟有墙花满树红”,然而,为了自己的仕途,回头抛弃了她又攀高枝,娶了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女韦丛。七年之后,韦丛因病去世,他思念亡妻,写下了感...

读书笔记

明月中秋思念谁

帕布莉卡阅读(110)评论(0)赞(0)

(一) 中秋望月、拜月是自古就有的民俗。在那个鸿蒙初开的年代,每当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地,猿咽虫鸣、狼嚎枭嘶,充满了神秘和恐怖,先民们十分害怕。而此时,一轮圆月冉冉升起,将黑暗赶走,把柔和的银光洒满天地,于是,先祖们就把月亮当成可以驱走黑暗...

读书笔记

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帕布莉卡阅读(115)评论(0)赞(0)

(一) 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很多人都看过,很精彩,但我觉得比起江湖恩怨武侠打斗来,更精彩的是书中对感情的描写,譬如这段: 陆无双心头大震,拔剑站起。李莫愁竟站着一动不动,只侧耳倾听。原来她听到箫歌相和,想起了少年时与爱侣陆展元共奏乐曲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