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尽天真抱文章,作个闲人琴酒云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经历过“乌台诗案”的磨难与挫折,被贬黄州汝州历尽坎坷的苏轼终于结束了流放生涯,以礼部郎中的身份被召还朝,接下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还连升三级,直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兼知礼部贡举,迎来了事业的又一个高峰。然而,此时的...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经历过“乌台诗案”的磨难与挫折,被贬黄州汝州历尽坎坷的苏轼终于结束了流放生涯,以礼部郎中的身份被召还朝,接下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还连升三级,直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兼知礼部贡举,迎来了事业的又一个高峰。然而,此时的...
春天是什么?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回答,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春天,是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也是秦观“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
寒食节其实与清明节是不同的节气,一般在清明的前一天。在这天,写些文字,表达对苏轼《寒食帖》的景仰之情,别有一番雅趣。 前一阵子,因疫情被围困在四堵墙中,无法外出欣赏这草长莺飞、杏雨梨云、桃红柳绿的美好春光,囚在单位,没有书读,也没有法帖可学...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一代代如过江之鲫的读书人为了这个终极梦想,不惜头悬梁锥刺股苦读圣贤书,以期扬名科场,驰骋官场,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但坦率地说,这个梦想实现起来太难了,就一个科举考试,可以把百分之九十九的读书人刷...
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六十二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一贬再贬,从黄州、汝州、杭州、颍州再到扬州、定州、惠州,最后来到了徼边荒凉之地的儋州。他在赴儋州途中,写了一首诗《司命宫杨道士息轩》: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
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化上的双峙。唐诗是在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对平仄、对仗的要求较高,多抒发自己的志向、理想、政治诉求等,如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而宋...
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关于春秋冬的诗词很多,无论是描写春天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拟或是描写秋天的“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还是描写冬天的“秋阴不散霜...
每年高考中考,考场周围总能见到红旗袍、绿裙子、黄袍马褂的家长,希望孩子们旗开得胜,一路绿灯,走向辉煌,马到成功,无不寄托了美好的寓意,希望给孩子们带来好兆头。当然,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无论如何,为了孩子,家长们还是蛮拼的。 ...
林语堂先生对苏轼评价很高,他认为“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
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四十四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那里度过了四年零二个月的惨淡岁月。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从一个身居要职、蜚声文坛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挂着闲职被贬蛮荒的罪人,经历了生活的困顿,政治的失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