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目录
- 经典之藏,心灵之旅
- 前言
- 访我灵魂之伴侣:徐志摩与陆小曼
- 这是我的黄金时代:萧红与萧军
- 融合无间的灵魂:朱生豪与宋清如
- 抛舍一切的追求:郁达夫与王映霞
- 相思枕上的长夜:闻一多与高孝贞
- 你我的千情万意:朱湘与刘霓君
- 宇宙从此不再暗淡:庐隐与李唯建
- 点评
经典之藏,心灵之旅
书籍除了自身寓含的教化功能外,还能让人感到身心的愉悦和快乐。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极力去寻找各种承载文明的载体,来填塞文化需求的饥渴。一本残破小书,可以在上百人的手中传递和阅读,看完后仍意犹未尽,不忍释卷。彼时,人们读书如饥似渴,却并无黄金屋、颜如玉一类的功利目的,有的只是内心的精神需求,读书的愉悦与快乐正在于此。仲春季节,读书间隙,推窗而立,鸟语花香扑面而来,内心深处则有禾苗拔节的哔剥之声回响;炎炎夏日,一卷在手,品茗读书,摇扇驱蚊,自然能感受到心灵的清凉和愉悦;秋风瑟瑟,听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嘬一口酽茶,想起“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名联,便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数九严冬,寒意砭骨,围炉夜读或雪夜捧卷,书香入腹,情暖人心,又能体验到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悠悠遐思。
正因为读书之益,读书之趣,我们才对书籍本身挑剔起来。试想,灵魂之伴侣如何可以等闲视之呢?一本书的好坏,总会有无数人来品评,既有芸芸众者即兴点评,又有专家学者细心解析,然而,书籍最终的裁定者是历史而不是某一种潮流。随着时光的淘汰,留下来的经典之作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留在人们的案头,成为经典之藏。
当我们打开书本,走进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自然能够体验那种君临一切的奇特感觉。此时心如止水,宁静安然,恰如室外无言的星月,美文佳句不期而至时,或击案称绝,或吟哦出声,甘之如饴。愿这“典藏”之作能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一块绿荫,助大家在自己的漫漫行旅中搭起一座可供休憩的风雨亭,对抗庞大、芜杂、纷繁的外界侵扰。
前言
民国时期是一个才子佳人辈出的时代,不但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大师级人物,还有众多才情兼备的奇女子,一起上演了无数幕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在这样一个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的时代里,人们不再为说爱谈情而赧颜,而是大胆地通过情书、情诗、情话来表达自己心田当中最真挚的似水柔情,在人生最美好的如梦佳期里,将自己最美好的话语,以直白的方式传递给自己的爱人,于是诞生了大量堪称百代之经典的情书。
民国的情书,时而大胆直白,时而缠绵悱恻,时而情趣、志趣交相呼应;有些文采斐然而潇洒风流,有些在浪漫之中显纯真,有些在平淡之中蕴深情,各具特色,最终归结起来,却都是“一往情深深几许”。这些文章,既是情书,也是散文,是爱情的催化剂,是心灵的交响曲,也是彼此在生命中最好的时光里,连通两颗心之间最温柔、最缱绻的爱的纽带。这些情书,也是在那段若梦似幻的幸福生活中,最值得回味的宝贵回忆,是当事人一生中无可替代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