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蔡骏24堂写作课》(下)

第20堂课 【专注】专注就是专注写作本身

1. 专注于故事背后的材料

灵感很重要,但成熟、职业的作家,不会被动地等待灵感的出现,而是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灵感、去思考更多的问题。一个社会新闻,大多数人读过就会忘记,但敏锐的作家却能发现新闻背后的故事与价值。

我在写《镇墓兽》之前,已经浏览、阅读过大量的相关历史知识与学术报告。写作的准备期长达两年。所以,不要等待灵感出现,把注意力集中在材料中,积极主动地去挖掘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2. 专注想要呈现的故事

当你完成了素材的搜集,完成了故事最初的积累。那么,就要把注意力集中于你所要创作的故事。你想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在情感上,是偏重于爱情还是友情?所以,一旦故事定下了基调,作者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写作有捷径吗?我想,最快的捷径就是专注、认真地写。知乎上有个问题,叫作“你坚持了十年的事情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写作。十八年来,我一直在创作悬疑故事,一直在写作。得到的回报是,出版了将近30本书、获得几个分量较重的文学奖项和一大批热爱我的读者。接下来,我也会继续创作下去。


3. 专注就要关注人物

小说最有价值的地方在哪里?我认为是人物。人物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如果一部小说人物塑造得不好,故事会逊色许多。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部小说读完后,过了很长时间,故事情节可能已经淡忘,但里面栩栩如生的人物仍会留在脑海中。

比如柯南·道尔笔下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华生,金庸笔下的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等,古龙笔下的陆小凤、楚留香、李寻欢等……他们的故事和具体细节,你可能会忘记,但这个人物,你肯定不会忘记。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他身上的故事潜力和商业价值,是难以估量的。福尔摩斯的故事,柯南·道尔也就写了几本,但人物魅力永远也不会过时。


第21堂课 【观察】现实是最精彩的小说,人生是最大的悬疑

日常生活是极其琐碎的,一日三餐,除了工作就是休息。如果一部小说,毫无取舍地书写这样的日常生活,毫无疑问会逼疯读者。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值得去写?我们需要进行观察。

1. 记录你所观察的人和事

比如说你去旅游,到达了景点,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匆匆结束。虽然景点是游览了,但并没有挖掘到更加深层次的价值。比如说,景点背后的历史、传说或者故事等。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你或许只是随意地观察,但当你落笔时,你要让你所写的场景和事情有一个逻辑清晰的前后顺序,这样也利于读者有更好的代入感。

平时生活里所见的人与物,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进行速写。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乘地铁遇到的一个陌生乘客,都可以细心观察,然后进行简单的速写。字数不用太多,几百字就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手机,把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记录下来。速写的好处就是锻炼、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也可以把一些事当作写作素材记录下来。


2. 观察就是从普通走向特别

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心理感受:我周围的生活非常枯燥无聊,我根本观察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啊?其实,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很普通的,没有人每天都活在动荡起伏的生活状态里,如果真是那样,人也是会崩溃的吧?因此,我们更要学会从普通生活中找到那些特别的事物和感受。

你可以试着改变你所看到的事物。比如你每天都会经过一栋大楼,或许你甚至都已经有点厌倦它了,更不要说找出它的特别之处。但恰恰是这样,你可以重新观察它一番,并试着做一些假设,把它的一些特征换成其他的样子,甚至假设它是完全和现在相反的建筑风格,那样的话又会发生什么呢?

在小说创作中,我们会说提炼或者形象化这些概念,其实意思就是我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构造出更符合小说情节和主旨要求的事物和形象,而那些形象尽管已经偏离了现实,但正因为有些夸张和变形才会让读者阅读起来有更强大的心理冲击。


3. 用想象力穿越现实之墙

现实是沉重的,而想象力又是轻盈的。当然,不管是多么匪夷所思的想象,都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比如说,赛博朋克看起来远离生活,与现实关系不大,其实它们的诞生与人类最根本的焦虑有着密切的关联。当智能机器统治世界的时候,人的位置在哪里?这是赛博朋克一直想要探讨的主题。

现实生活的逻辑,不能完全适用于小说中。小说要遵循的是小说内部的逻辑,只要小说内部逻辑没有漏洞,可以自圆其说,就算是一部合格的小说。

现实生活里有太多的事情,值得去书写。比如说,一对正在争吵的情侣,我们不必知道他们为何争吵,但我们可以想象他们争吵背后的故事;一次简单的对话,也可以发展成一部了不起的小说。用想象力打破坚硬的现实之墙,为小说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第22堂课 【理智】写作是理智与情感的抗衡

也许,有人会说,作家有很多读者,怎么会孤独呢?其实,当一个作家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整个过程基本上只属于自己一个人在孤军奋斗,你必须一字一句地完成你的故事,就像建筑师平地起高楼,就像画家从简笔勾勒到浓墨重彩,作品完成的过程需要你一个人独自推进。

一旦故事遇到瓶颈,写作时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情绪低落时不想动笔等难关,基本是作者一个人支撑过来。就像你看到一本几十万字的书,你设想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写完它,何况还有后续的修订和完善,你是不是会立马感到害怕了?因此,从0到1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精力的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蔡骏24堂写作课》(下)
分享到: 更多 (0)